也許,大多數學生都對家長會有厭煩情緒。可我是個例外。我既不畏懼家長會,也不抵觸家長會。
我的爸爸媽媽都很開明,他們不贊成棍棒教育,也不提倡分層“治理”。對于家長會,我家有獨特的交流方式。
這不,老師說周日要開家長會,叫我們回去通知家長一聲。“記住,一個都不能少!”這句臺詞,居然用來要求家長會,挺逗的。
我先不管這些,只管取出一頁紙,工工整整地寫上:
通知
×先生,×女士:
周日上午八點,學校召開初三全體家長會,地點在女兒班。望接到通知后準時到會。
女兒
×年×月×日
一到家,我就把這紙通知貼在了主臥室的門上。這事兒,說著就到了周日。父母如約而去,我則在家里看電視,做作業。
第二天一早,我的臥室門外,貼出了一份“備忘錄”:
備忘錄
××小姐:
家長會已開完。老師說你挺聰明,但愛耍小聰明,作業寫得時認真時馬虎,這次成績還下降了。希望你認真分析,自省,查缺補漏,力爭與時俱進,不斷提高。
父:×××母:×××
×年×月×日
我可不敢馬虎,認識到問題主要出在課外,于是,馬上貼出自己的新方案:
課外學習新方案
回顧過去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上課能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與老師的交流充分。但在做題過程中,存在急躁心理,不能鞏固所取得的成果。為此,要求自己做到:
1。每天的家庭作業,實行自檢;兩周申請老爸老媽聯檢一次。
2。每天6點起床,早讀30分鐘,預習當天的新課程。
3。裝訂一個錯題集,專門整理各學科的錯題,并分析做錯的原因。
4。每晚睡前寫一句總結,對一天中的重大心得或重要事件進行反思總結。
制訂人:×××
×年×月×日
就這樣,我的家長會在微風中開始,又在細雨中結束。每次家長會,我都會沐浴一場交流春風,從思想里萌發出新的嫩芽。
我家的家長會,就是這樣的有意思,同學說這很像一個小小的新聞發布會。家長會,本來就應該讓家長與孩子打開心靈之門,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