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又是清明時分,同樣又是煙雨迷蒙。走在泥濘的山間小道上,有著一種莫名的惆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望著那煙雨中三三兩兩的掃墓的人,望著那煙雨中靜靜的墓,仰望那暗暗的天,心底彌滿幽幽的愁緒和沉沉的傷感!
母親!已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痛!母親的墓靜靜地立在凄清的風雨中,墓上已是雜草叢生。立在母親的墳前,我像有所期待,我好想聽到母親的呼喚,然而除了淅淅瀝瀝的雨聲,什么聲音也沒有,我不免又陷入了一種失落。拔凈那一片亂草,斟上幾杯冷酒,再燒上一把紙錢。我很虔誠地做完這些,跪在了母親的墳前。母親,您的兒子來了,您為什么一聲都不吭呢?兒子多想再聽聽您的聲音呀!
風帶憂,雨含愁,雜草含煙,真是“親不在,孤墳存,何處話凄涼”呀!然死者長已矣,存者只能永懷悲而已!
淚眼婆娑中,猛然發現一棵枯樹的樹根處有一枝嫩嫩的芽兒,正依著枯樹向上伸展。我的心一震,這是母親的暗示嗎?母親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諄諄教誨,猶言在耳。“兒子,早晚會有這一天的,媽走了,你要堅強!”
母親是不希望她的兒子沉溺于痛苦中的。生命息息,總有代謝。古往今來,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下一代不斷成長,上一輩不斷逝去,這是生物的規律、自然的規律。逝去的是再也不會回來的了。在我們道盡對親人的繾綣思念、灑下所有傷痛的淚后,回憶就不應再是我們生活的負擔。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母親,您放心!兒子會記住您的話,堅強地走下去!
這清明時節的和風細雨,不正在滋潤著無限的生機嗎?我知道,從今以后的清明,對我來說不會再是一個傷感的日子。
上一篇:傾聽書的聲音,太棒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