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lián)大文豪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也的確如此。若沒有車胤囊螢燈下苦讀,也就不可能有他后來的大官;若沒有蘇東坡的“破萬卷”書,也就不可能有他的下筆“如有神”;若沒有東吳大將呂蒙的刻苦學(xué)習(xí),也就不可能有“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三、四歲時,上幼兒園了,唐詩三百首是我的最愛。我還記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奇特風(fēng)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春景呈現(xiàn);“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冬景展示;有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豁達情懷;有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特思緒。
在那布滿彩圖和拼音的世界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秘密:猿人是人類的祖先;恐龍十分高大可怕;遙遠的年代,人們鉆木取火……
書變得深奧了,我不再僅僅在大自然中打轉(zhuǎn),我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一個個故事之中。當白雪公主逃脫惡人的詭計之后,我禁不住大聲叫好;當丑小鴨變成天鵝時,我快樂無比;當福爾摩斯巧妙地揭穿騙局時,我懸著的心才漸漸平靜下來……
原來世界那么奇妙,我覺得讀書讓我這樣一個小小的孩童變得好高大。仿佛舉目遠眺,我就能輕易地發(fā)現(xiàn)北極的冰川,看見埃及的尼羅河畔有成千上萬的工人在建筑金字塔。直到我愛不釋手地放下書,腦海中還不斷浮現(xiàn)出各種圖畫……
七、八歲時,上小學(xué)了。媽媽便又從報社訂來一些注有拼音的作文書、故事書、科技書……漸漸地,我告別了娃娃書,步入了文學(xué)的殿堂。
讀書陶冶了我的情操。讀書,讓我快樂;讀書,讓我每天沐浴新的朝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