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很多書,《愛的教育》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喜歡她,是因為她語言的樸實,每個字就像路邊的小石頭一樣平平常常,讀起來讓人放松、舒暢;喜歡她,是因為她用日記的形式隨意而又完整地記錄了小學四年級的校園生活,里面有歡樂、有悲傷,我深有同感;喜歡她,更因為那九個震撼人心的“每月故事”,她就像一枚枚重磅炸彈一樣,把我的心炸的坑坑洼洼,里面填滿了對祖國、父母及朋友的愛,讓我永生難忘。
我現在已經上六年級了,《愛的教育》我看過無數遍。如今再翻開來,仍深深被她吸引。當看到“才來上一年級的小孩們怎么也不愿到教室里去,像似的倔強,好不容易被拉進去,有的又跑了出來,有的因為找不到父母,哭了起來。家長急了,跑進教室,哄的哄,大聲斥責的大聲斥責,十分吵鬧。老師也弄得沒有法子了”。我又哈哈大笑起來,這不是一年級時的我嗎?再往下看,新學期開始,同學們對新老師的疑慮,以及對新老師的真誠,陌生同學間的相互了解,伴隨而來的各種層出不窮的各種摩擦、矛盾,一學年里發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羅伯蒂為了救一個小孩而被馬車軋斷了腳,卡羅納的母親去世了,操勞過度的女教師也去世了,最后,“我”要轉學了??????許多事情好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
但“每月故事”里的故事我卻聞所未聞。愛國的“小哨兵”、“少年鼓手”,他們哪怕犧牲生命,也要完成任務的精神讓我深深感動;“小抄寫員”忍受著父親、老師的誤解,默默地為父親抄寫信封賺取工錢以補貼家用;“爸爸的看護人”看護著一位并非爸爸的病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兒子的愛無私地給了一個陌生的“父親”;“客船失事”里,那位意大利男孩把最后生的希望留給了另一個女孩,只因為“你有父親,有母親,我就一個人”;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安第斯山脈”,這個故事很長,接近兩萬字,寫的是一位十三歲男孩找尋母親的非凡經歷。他在海上航行了27天,又坐了三天四夜的船,再坐一天火車,又繼續坐了20天的牛車,然后徒步翻越安第斯山脈,在母親病危時出現在她面前,燃起了母親對生的希望,他救活了他的母親。
《愛的教育》我一遍一遍地看,又一次次地被打動,每次看完,總有一股溫熱的感覺留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