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毛澤東(1893~1976):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個農民家庭。辛亥革命爆發后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后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
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建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后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國共合作后,在國民黨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曾在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編《政治周報》,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
日戰爭勝利后,針對蔣介石企圖消滅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的現實,他提出“針鋒相對”的斗爭方針。1945年8月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表明中國共產黨爭取國內和平的愿望。
1946年夏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后,毛澤東同朱德、周恩來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積極防御,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同周恩來、任弼時轉戰陜北,指揮西北戰場和全國的解放戰爭。1947年夏,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在以他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經過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和1949年4月渡長江以后的作戰,推翻了國民黨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開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并作重要報告,決定把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轉到城市,規定了黨在全國勝利以后的各項基本政策,號召全黨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7月1日,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規定了人民共和國的政權的性質及其對內對外的基本政策。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他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7976年,毛澤東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