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圍哥們怎么都挺熱衷2012所謂的瑪雅預言。于是設計好那一天要怎么過。
每個人不同的生命觀人生觀就在這時候體現了。因為懼怕,所以瞻前顧后。不是么。看那場電影的時候,聽到很多個聲音——“這是真的怎么辦?”其實真真假假都是沒有絕對的,說真不見得那么夸張,說假也不見得一定會風平浪靜。這個世界,本來就不是風平浪靜的。如同生死。其實生生死死都是沒有絕對的。萬物萬事都是模棱兩可的。好吧,親愛的,別說這不可能。
生與死,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界限。有人是為了生而死,有人是為了死而生。好的,說的再明白些,有人為了躲避生的痛苦,為了逃避生的苦難而去死。有人是為了不死而茍且生。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生物本能,為了趨向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只是個人意愿問題。我不是要像臧克家一樣曰矣: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也許,生是死的另一種方式,而死是生的另一種復燃。
其實那些死去的人,如果那一年他們5歲,于是他們以隱形的5歲孩童從不會變老地存在與這個世界上。我們會告別娃哈哈,會漸漸社會化,會逐漸皺紋漸加。但是他們的形象會永遠鐫刻在所有永生記得他們的——5歲孩童的形象。只是心臟不再跳動,只是四肢不再完整,他們的大腦肯定還有許多值得開發而沒有開發的東西,這樣的生與死,可以有什么變化嗎。人對于生死的定論:從那么高的樓跳下去,就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其實未必。死是不存在,還是曾存在過?
好吧,很多人幻想著靈魂,幻想著重生。既然有幻想,就存在。只要在人的思想中存在,那就存在。比如說——神學。這是一項很大爭議的學科。當然我對其中的項目也沒多少感興趣。但它追根求源到神的存在、屬性、工作;以及工作的目的;天使的創造、目的、墮落、成為鬼魔、邪靈;還有罪的始源、性質及結果。那么這是人的本質么,這曾讓一些人對生與死產生懷疑了么?
當然,這里的生,并未指生存亦或是生活。生存需要其他條件,而生活需要其他境界。生與活是不同的。生只強調它的存在,而活要強調它的努力或是墮落的過程。我們身邊的許多人在生存而并非生活。因為他們不純粹。
記得這么一句話“人是為了純粹的活著而活著,而并非為了活著以外的事情而活著。”因為是活著,那么以內的事就包括泛指的享受人生。生存是絕對痛苦的,而生活是會有快樂的。
那么死是什么,存在而不再是生命嗎?看樣子神學需要再創一個學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