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止一次地驕傲的說過,她愿作一顆流星,至少可以被世界記住一分鐘——青春熾熱而獨立的宣言。幼時,她是星空下星星瘋狂的守護者。
稍大點,她是廝混在男生中的孤獨者。
十多歲時,她是郭敬明苦澀文字下的追隨者。
她平凡而執著地向往美好。
她平凡地極力抒寫著不平凡。在這個狹小的世界里她歷經凹凸,不越雷池地摸索前進。
這是后知后覺的一代,他們早就在這個填滿責任與壓力地“蜜罐”中,被壓抑得喘不過氣來以至麻痹,循規蹈矩抑或叛逆張狂的在循環往復的時光里被復制成不變的定語,淹沒在這十三億擁擠的人潮里。
一秒…一秒……她游走在這光怪陸離的世界中,日復一日地重溫著恒久地定理。淹沒在方程,牛頓第一定律……記憶中她曾小心地想要將它抱起。但,手心涌出的鮮血,給了她狠狠的一個教訓,在現實的殘忍中,裹緊自己的羽翼,她伸出的雙手,被諷刺的蒼白無力,她卑微的夢想與同情,被世界上那名叫恐懼的東西弄得支離破碎。
她日復一日地在這些所謂地定理中游走,聽著講臺上的“蠟燭”們在說著“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沒出息……”之類的“勸誡”。她對夢想的執著與追求似乎總被現實封閉著,透不進一絲陽光。
夢想,總是離我們太遠。但是,沖破著枷鎖,不也正是實現夢想的前提嗎?希望已依稀浮現,難道夢想還會遠嗎?
天邊的啟明星閃爍著忽明忽滅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