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未來卻是意外的合集。——題記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失望的寒冬……”
一個寒風刺骨的星期天,鳥的亂鳴聲將我叫醒,于是睜開了睡眼迷蒙的眼睛,眼前出現了一個模糊的字跡——“9:00”。我吃了一驚,嘴巴立刻張成了“O”字形。“哎呀,要遲到了!”連忙從床上爬起來,飛快地洗漱完畢。接著我又看到了迷迷糊糊的爸爸打著呵欠出來,同樣揉著惺忪的眼睛,“爸爸怎么還沒有出車呢?”我正納悶,爸爸責備道:“一大早叫什么叫,才七點多鐘?”我趕忙看了看桌上的鬧鐘,原來我的鬧鐘沒電了。“嗨,我怎么這么沒腦子呢?”我對著爸爸笑了笑。
中午回來,老爸一見著我就叫道:“炒菜,做飯去!”我是不敢回絕的,沒辦法我只有硬著頭皮上。洗菜切菜一切準備停當,我問:“爸爸,大白菜怎么炒?”“先放點兒油再放點兒鹽!”"我知道了!"按照老爸的建議,“唰……”的一聲響,白菜已經在鍋里鬧騰了。“加油,加油啊!”“我聽見了!”又加上了一點油。“平時好像不是這么炒菜的呀!”我對里屋的爸爸說道。“跟你說加油,你不加油,你看怎么來著?”我沒辦法,只好再加上一點油。爸爸的加油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我才醒悟到了,原來爸爸是給打球的隊員加油啊?“加鬼的油喔,還加?”我大聲說道。爸爸走了過來朝鍋里一看,用食指頂著我的腦袋說:“你豬腦袋呀,你!”此時,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口難言”啊。
到了下午,我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感覺到口里有點渴,便想動用爸爸給的零花錢。剛伸出手去掏,我的心卻涼了半截——錢到哪兒去了呢?焦躁不安的我翻遍所有的口袋就是沒有找著。“我一周的生活費呀!”可是我還是鎮靜了下來,沿著返回的路線去找,可是仍然沒結果。沒辦法,又返回到學校教室,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呵,找到了!”
作家狄更斯在他的代表作《雙城記》的結尾,主人公有感于風起云涌的時代變遷,道出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看見人們過著平靜、興旺、幸福的生活……”其實,這也是我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