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以一個偉人一生的心血鑄就的昆蟲史詩。這是一顆一位昆蟲癡迷者智慧與經(jīng)驗的完美結(jié)晶。
這是一本凝結(jié)了對生命的大愛與尊重的好書。……贊美之詞盡凝聚在上文的省略號中——這本偉大的作品就如同豐碑一般,早已高高矗立在昆蟲學史上,這位作者執(zhí)著、勤勉的形象也早已定格在人們心中。他是昆蟲迷法布爾,它是《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部嚴謹?shù)目茖W著作,它記敘了法布爾對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研究:蟬、蜂、螳螂、蟋蟀、甲蟲……這些昆蟲如磁鐵般深深吸引了法布爾,使他融入到對它們的研究中,成為一名流芳百世的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也從而使他寫作了這一部名留青史的《昆蟲記》。粗看,我只注意到了法布爾清新歡快的筆調(diào)和書中生動而躍然紙上的昆蟲形象;細看,我敏銳地嗅到了田野的氣息和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生命尊重、喜愛之情,這種尊重、喜愛之情,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達到的。面對聲音聒噪而惹人厭的蟬,法布爾說:“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yīng)厭惡它歌聲中的煩吵浮夸……”;面對殺“蟲”不眨眼的“兇狠”螳螂,他“總有一種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夠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好好地保護這些可愛的小生命,讓它們能夠平平安安而且快快樂樂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當蝸牛受到螢火蟲傷害而奄奄一息時,法布爾又是那樣認真細致地給它第二次生命……這一切難道不足以說明法布爾那顆喜愛、熱愛、尊重生命的心嗎?寫到這里,我不禁開始“三省吾身”:我曾經(jīng)多么可恥地抓只蜻蜓,用線綁住它的尾巴,盡情地折磨它;我多么堅決地抓只色彩斑斕的蝴蝶夾在書本里做“標本”;我多么不顧一切地踏死每一只安戶我家的蜘蛛……
我愧疚萬分。又想起在報紙上、電視上看到貪婪的獵人為攝取香囊而大量捕殺無辜的藏羚羊,因抗拒不了野生美味的誘惑而慘害各種可憐的野生動物。再想起悲慘的金絲猴、鯊魚、白鰭豚們,這些不僅值得我們淚下,更值得我們深思:法布爾對待生命是尊重、愛護,而我們呢?難道只能是無盡的虐殺和傷害嗎?一部史詩般的《昆蟲記》,展現(xiàn)給我們的是一幅美妙絕倫的畫卷,更是一顆大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