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目的地,首先被一塊巨石吸引。上面雕刻著:2001年12月14日云岡石窟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心情為之一躍,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云岡石窟從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公元460年)開始開鑿,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前后歷經60多年,距今以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大小佛像51000余尊,最大的高17米,最小的僅有0。02米,其工藝之精湛,造型之逼真美觀,令人嘆為觀止!
隨同導游從最著名的第五窟開始參觀。迎面就是中心塔柱,17米高打坐的釋迦牟尼佛像矗立面前。舉頭觀望慈眉善目的佛祖一雙富富態態的大耳自然優雅地下垂,耳長竟然達3。4米。一雙為天下蒼生祈禱的大佛手在膝上祈福,手指的長度就有2。7米。盤坐的兩腿間距離為14。1米,不愧為最大的佛像。大佛左右兩旁各有兩尊較大的佛像,是未來佛和過去佛。整座石窟呈對稱構圖,大小石佛共2300尊之多。
隨后來到與5窟連體的第6窟。整座石窟以釋迦牟尼為中軸佛像,以釋迦牟尼誕生與成佛的經歷為主線,以傳神的手法雕刻了3200多尊大小佛像。圖中詳細地雕刻了傳說中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在娘家從腋下誕生釋迦牟尼,摩耶國王騎著大白象恭迎王后回宮,以及釋迦牟尼比武招親一箭射穿7個銅鼓奪得心儀美人歸的熱烈場面。婚后釋迦牟尼離宮出游,出東門遇見一個乞丐;出北門遇見一個病人;出南門遇見一個死人,出西門遇到一位憎人。在憎人的點化下釋迦牟尼信奉了只有成佛才能避免生老病死的理念。從此走上了尋佛之路。整座石窟大氣恢弘,具有“第一偉窟”之稱!
一路觀賞,導游小姐栩栩如生的故事講解使我們更加癡迷。來到12窟,又名音樂窟。12窟前室西壁和東壁雕有三開間仿木結構殿宇和屋型龕,雖為石雕,但典雅的中國檐廊斗供式建筑風格,卻使人情趣盎然。尤為世人稱道的北壁門楣舞、樂伎雕刻群,同中有異,扭腰聳胯,凌空飛動,宛如天宮歌舞樂團,別有韻味,所雕樂器達14種47件之多。稱之音樂窟當之無愧!
不知不覺我們以參觀完了整座石窟,但是余興未消的我還是喜歡纏著導游小姐不斷地發問,兼職司機朋友看見我如此癡迷,還豪爽地許愿送我光盤材料!
阿彌陀佛!幸福死我了!
伴隨著一路的滿足,我們愉快地返回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