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仁人之心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有家才能治國平天下。所以懷才不遇者多作詩填詞以發憤慨之情。“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艱難使人月下獨酌,對影三人。偏安一隅而內心茫然。然而,時代腳步浩浩蕩蕩,“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使人們可以拿起比桿做槍,撕心裂肺地吶喊:“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這是何等雄渾的醒世良言,即使窮途末路依舊“心懷天下”。
每一個時代都有陰影,因為他的背后充滿陽光。這種陽光讓我們在黑暗中探索前人智慧后普照下來。
網絡流行的微博總是時不時傳來一些感人的只言片語。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微民寫了一句這樣的話“冬天來了,可玉樹的孩子們還只穿著兩件薄衣。”此言一出,兩個星期后,玉樹災區的校長說:“謝謝各位的好意,只是你們的禮品都快讓我們抬不動的。”我愕然,其實,我們并不是缺少愛,只是缺少伸出雙手的方向。魯迅那句“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正是我們想要表達的。就算我們是微塵,即使我們手無縛雞之力,可仍無法阻礙我們伸出愛心的雙手。并不一定要多么偉大不朽,只要心懷遠方,將他人的困難放在心上并付諸行動,那我們就能成為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這個民族的脊梁。
讀魯迅的文字總是晦澀難懂,就像老子的道家思想一樣,需要一定的境界。然而,現在我才突然明白過來,其實無需糾結于它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符號,因為他們想要真正表達的是一種關于民族的精神。我不是為自己而活著,我是為能拯救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而活。時至今日,他們的“遠方”在我看來是一種永恒而不是地域的局限。韓國人總愛拿中國人的東西,因為他們沒有記錄歷史的習慣,而中國的先哲,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載入史冊,史官之職更是代代相傳,星火不息。因為他們想后人資治通鑒,他們的心不僅懷了天下,還牽念千秋萬世后的子孫,時空中無窮無盡的遠方。
經典的文字是在作者肉體消亡之后仍能在這個世間有所保留的痕跡,觸摸這些象征文明的符號,感受讓人如夢初醒的一句話“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讓我感受到自己的雙手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隔閡與智者握手,擁抱。讓我明白,只要心懷天下,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