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討厭用”解讀”和”走進”這兩個詞的,因為一個人并不能解讀或走進另一個人的內心——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我們在一個人的內心面前,是渺小的,所以,我只能走近而非走進。
既然是自我分析,也就是說會帶有強烈的主觀意識,這也是我所擅長的,第一次閱讀莫泊桑的文章好像是在一次上課。我輕輕的撥弄著我的筆,午后陽光灑在窗臺上,也灑在我的筆尖。這突如其來的亮光一下子把我從腦內推回了教室,”……。莫泊桑是法國文學上很重要的一位作家…”莫泊桑?我稍稍呆了一下。筆”骨碌”從我手上滑開,落在了椅子下面。莫泊桑?我反復的念叨著著名字,好像在哪里聽過一樣,不斷的搜刮我12年來的記憶,卻又沒發現在哪里聽過,這種糟糕的感覺讓我想起了《紅樓夢》里賈寶玉也是這樣對林黛玉說的吧。我腦子里亂呼呼的,也不知下課。也不知放學。
我踏著碎步踩著夕陽的尾巴回到家,又想起了那個名字。我蹲坐在電腦前,查詢著莫泊桑的一切,像一個孩童般對未知事物所引起的強烈好奇心。他的介紹,他的畫像,他的作品。。。。。。。
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窗外的蛐蛐聲也無法掩蓋大腦由于過度運轉產生的轟鳴聲,兩個字。“震撼”
莫泊桑一眼望去好像并不和其他西方人有什么特點,但是越看就會發現他那不修邊幅的頭發和清利雙眼以及整齊的一撇胡子像極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實際上他確實又是,他的確偉大,而文學也屬于藝術不是嗎?他偉大而不夸浮,張揚而不低俗,讓人有信服的力量卻又沒有攬眾一切的狂妄,擁有文學天賦又不驕傲。他就是莫泊桑
他的作品看似平淡卻又蘊含著其他的什么,這也正是我喜愛他的文學的原因之一,用最簡單、最平凡的文字卻能表現出尖銳來。,這是莫泊桑的作品。
他愛文學,愛寫作,也愛與別人暢談,愛修胡子,愛大笑,不愛暴力,他不是古典文藝大叔,他是莫泊桑,和你一樣,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