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秋,又逢佳節。風輕輕拂過我的發梢,穿過指尖,像一波泉水,帶著絲絲清涼涌向天際。目光跟隨著風的腳步,慢慢移動,定在了天邊烏云密布的地方。那密布的烏云后隱隱約約閃爍著一輪玉盤的輪廓,只是那點明亮在層層烏云的遮擋之下變得黯淡無光了。風依舊在吹著,在飛流著,這風似乎也看不下去了,伸開巨大的雙手撥開層層云霧,使得這月亮似乎松了一口氣,轉瞬便跳出了烏云的包裹,將第一縷清輝灑下,照亮了這個深夜,大地頓時明亮起來。
站在陽臺上,癡癡地望著,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接過媽媽端過來的一盤月餅,倚著欄桿,將它輕輕放入口中,慢慢嚼著,細細品味,卻也說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是覺得喉嚨有些干燥,便接過了媽媽遞過的一杯水,向杯中一望,哈,這月亮也在杯中望著我呢?喝過水,喉嚨清爽了許多,轉過眼,又望向遠處,月邊幾朵輕薄的云,在清風中慢慢游動,飄忽不定,好似一縷輕紗環繞在這嬋娟旁。這灰色的云,似乎受月感染起了興致,與輕風共舞開來。忽然想起蘇軾的詩:“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澡荇交橫,蓋行柏影也。”可是,今晚這大地未免有些污濁,這月光更多的是黯淡,難道說是這幾朵云的原因嗎?人人都說:“月到中秋分外明。”
可是,我看今晚的月,今晚的云,怎充滿了愁呢?在這團圓的夜里,家人團聚,共賞月色,本是快樂的事情,可是,我怎么會用一個“愁”字來形容這月夜呢?難道是這云牽動了我的愁思嗎?此時此刻,我們雖團聚一堂,可是有多少人為了生計在外奔忙,有多少人天各一方,有多少學子旅居海外,多少華人華僑不得歸家,又有多少海外同胞不得回歸祖國啊!他們在這夜里,看到周圍的人家庭團聚,他們卻只能在月下思念家人親友或是家鄉祖國,他們又將怎樣熬過這美景良辰?怎樣度過這中秋佳節?想到這里,不免有些傷感。“怎么了?在想些什么呢?”“沒什么。”
我抬起頭,卻見那月亮在云中慢慢晃動,像魚兒浮出水面一樣,掙脫了薄薄云層的擁抱,皎潔的陽光灑在我身上。蘇軾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這月不是又圓滿了嗎?那些不得相見的人,不管是因何種原因,即使是在海峽兩岸,亦或是在天各一方,只要能共賞這一輪明月,將自己的思念寄托在這明月之上,傳遞給自己所思念的人,不也很寬慰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