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的塵埃被歲月的痕跡遮掩,當幻古的傳奇在時代的顛簸中消逝。那是世事輪回的禪語,那是流沙飛走的語言。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就在民族的歷程中被抒寫成了永恒的經典。我們徜徉于經典月滿西樓的哀婉,金戈鐵馬的雄壯……我們用心誦讀經典,感悟成長。
——題記
探究問題:我們在誦讀經典中感悟到了什么?
分析探究:
思路一: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學識淵博,但卻從不自滿。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游列國,一個孩子在路中間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鬃诱f:“你不該在路中間玩,擋住了我們的車?!焙⒆又钢厣险f:“先生,您看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成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笨鬃佑X得這孩子懂禮貌,便問他叫什么名字,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笨鬃訉W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 焙髞恚鬃永@道而行。
小結一:我們在誦讀經典中感悟到了為人要謙遜。
思路二:曾參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曾參的妻子要出門,兒子哭著要跟她去。曾參的妻子安慰兒子說:“你別去,也別哭,母親回來給你殺豬吃?!彼龔慕稚匣貋砗螅娫鴧⒄郎蕚錃⒇i,便上前制止道:“我不過是哄孩子,何必要當真呢?”曾參卻說:“如果不殺豬,就是欺騙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說謊?!痹鴧猿职沿i殺了。
小結二:我們在誦讀經典中感悟到了做人要誠信。
思路三:清朝康熙年間有位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信中說家人為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后,坦然一笑,揮筆寫了封回信,并附詩一首:
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讓出了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結果形成了“六尺花巷”。
小結三:我們在誦讀經典中感悟到了待人要寬容。
最終結論:五千年悠悠歷史,五千年華夏文明,造就了無數具有人格魅力的英雄人物,抒寫了永恒的經典。誦讀經典,我們感悟到了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誦讀經典,我們感悟到了于謙“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正直;誦讀經典,我們感悟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堅貞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