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人處事,與人交往,要講究誠信,即誠實守信?!罢\”就是內誠魚己,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故事,實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
知道“一諾千金”的由來嗎?是兩漢初年有個叫季布的人,為人正直,樂于助人。特別講信用。凡答應了的事,無論多么困難,他都想方設法辦到。當時流行一句諺語:“得黃金百介,不如得季布一諾?!边@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這則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做人要有誠信,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
聽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句古訓嗎?這一古訓是說,人在理智的狀態下一旦許下了諾言,就要忠實地履行承諾。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交往中不兌現自己的承諾,失信于人,就會產生信任危機,所以要珍愛別人對你的信用,信譽和信義,正如巴爾扎克說過的“遵守諾言就要像寶貝你的榮譽一樣?!?/p>
在書上我看到這樣一則故事:日本餐飲業有條行規,盤子要用水洗七遍,洗盤子計件付酬。有個打工的學生為了提高效率,少洗了兩遍。在抽查中,老師用試紙測出盤子的清潔度不達標準,責問這個學生。她卻振振有詞:“洗五遍不也挺干凈嗎?”老板淡淡地說:“你不誠實,清你離開?!边@個學生不得不到另一家餐館應聘,老板打量她半天,說:“你就是那個只洗五遍盤子的學生吧,對不起,我們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她屢屢碰壁。不僅如此,她的房東也要她退房。萬般無奈,她只得搬離這個誠實,這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告訴了我們,不講誠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識破了,他們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其結果既傷害別人,也傷害了自己。為人誠實,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才華,這也證實了《論語》中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句話。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可能都不在意誠信,但只有誠信的人才能夠做成大事,所以大家從現在開始應珍愛誠信,不能再忽視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