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給人最深刻的印象莫過于他的那首《石灰吟》了: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在我心中,一直有這樣一個人,他正直,他清廉,他就像一朵白蓮,純潔無暇地,開在這個污濁的世界上,綻放出耀眼的光輝,他就是于謙。
于謙,明朝宰相。從小,他就立下了以身許國的志向,朝著這個志向,他努力著奮斗著一步步的成長,終于從一個貧苦學子成長為國之棟梁。
土木堡之變爆發,把明王朝推向生死存亡的邊緣,國難當頭,于謙力排眾議,挺身而出;為保京師,他披掛上陣,率軍抗敵。沒有于謙,大明的歷史有可能突然轉向;沒有于謙,明朝兩百年的國祚延續也無從談起。于謙也因此成為歷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
在于謙為官的幾十年里,他一直很清廉。從未向人行過一次賄,也未曾接受過別人的賄賂。他在《入京》詩中寫道:“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他這種做法是有悖于官場之風的,卻反映了他的倔強嚴正。
于謙這樣正直的性格,注定了會給他帶來麻煩。景泰八年,英宗發動“奪門之變”,于謙被奸人所害,以莫須有的謀逆罪被殺,其家被抄,家人皆發配邊疆。
抄家的官員一行人來到于謙府上,出乎他們意料,于謙家中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沒有任何多余錢財。一個一品大官家中竟是清貧如洗!
正所謂清者自清,天順八年,太子朱見深即皇帝位。他下令為于謙平反。弘治二年,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謚“肅愍”,賜祠于其墓曰“旌功”。萬歷中,改謚“忠肅”。于謙冤屈昭雪天下。
五百年過去了,無數浮華散去,于謙仍然被世代傳頌著。即使再過五百年,他也不會被人忘卻。因為,偉大的靈魂穿越了時空的距離,他將亙古不衰。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于謙一生的寫照,他用他的行為,留下了一身正氣,留下了永世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