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是那么生動,更加堅定了我“今生與書相伴”的決心。我和書的友誼,如深千尺的桃花潭水,那么深厚,那么清透。
我從三歲就開始“看”書了。那時,我還是個稚嫩天真的孩子,還有好多字不認識,只看書上的畫兒,故事一般都是爸爸媽媽講,我似懂非懂的應(yīng)和著。大一點兒了,我上了幼兒園,認識了許多字,便吵著要自己看書。媽媽拗不過我,便把我三歲時看的小書都翻出來,給我看。我的讀書生涯便這樣開始了。
我對這些書簡直入了迷。什么《小貓釣魚》《爸爸媽媽講故事》我都說它們是知識,一出門兒就吵著要奶奶把“知識”帶上。就算去廣場玩兒,也要帶,一屁股坐在廣場的花壇上就開始看起來,拉也拉不走,像是粘在那里的一尊雕像。
慢慢地,我步入了小學(xué)的殿堂。我不再滿足看那些一半都是畫的小書了。每當(dāng)星期六星期天,我都會拉上奶奶走向新華書店,在里面看《童話三百篇》《神話故事》《睡前故事》等一系列童話類的書。因為上面大多注了拼音,看起來很容易。童話里善良的人或動物,總讓我感動,而童話里兇惡的那方,則讓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看到幸福美滿的結(jié)局時,我總是開心地笑起來,仿佛在祝福童話里的主人公。
升到高年級,我便開始看一些偵探故事,探險故事,還常常為主人公的成功而喝彩。那些作家筆下的人,栩栩如生,好像我就在他身邊,傾聽他訴說自己的故事。驚險刺激,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總讓我暗暗佩服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愛好又變了,那些中外名著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我每天穿梭于書行之間,像一只小書蟲,慢慢地啃食著那一本本厚書。讀《巴黎圣母院》時,我為敲鐘人卡西莫多的悲慘身世感到傷心,不禁淚如雨下;讀《魯濱遜漂流記》時,我為魯濱遜的堅強自立感到驚奇和敬佩。一有了書,我就廢寢忘食。
讀書,如飲清泉,如品佳釀,讓我陶醉,讓我癡迷。今生與書相伴,無怨,無悔!
上一篇:我想我還是微不足道
下一篇:永不屈服的民族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