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李翱的《李公文集》中有這樣一則寓言:兩人分乘國馬和駿馬并駕而行,駿馬咬破國馬長鬃之頸,使其流血不止,國馬卻驅行如故,駿馬回到家中,渾身顫抖,草水不沾,待國馬一番安慰——用鼻子親近,同槽共食之后,駿馬才恢復如初。一開始,我很為駿馬的野蠻和霸道氣憤。因為國馬的無能與懦弱,而哀其不幸,恕其不爭。
可是后來,看到駿馬心里的不安,我不禁為國馬暗暗喝彩。更加為國馬的寬容喝彩,為寬容所帶來的和諧喝彩。要知道,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駿馬正是被國馬的寬容所震動,而自責不已。這種無聲的教育將比一報還一報的報復,更加能讓良心未泯的,傷害者受到正義的感召,走向正直的人生。廉頗藺相如的故事給我的啟迪同樣是深刻的。倘若藺相如也是小肚雞腸之輩,與廉頗斤斤計較,毫厘必究,恐怕趙國早就被強秦吞并了。
正是由于藺相如為國家不計個人利害的寬大胸襟,感召教育了廉頗,他才會負荊請罪。廉藺相交,使秦國雖擁眾多兵馬,而不敢輕易舉兵伐趙。寬容竟產生了這樣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寬容的結果是使一個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上越走越寬。“惟寬可以得人”便是真理。反之,則會步履艱難,甚至逐步走向滅亡。國馬寬容了駿馬,二馬從此并駕齊驅,共同走向輝煌。“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就缺乏寬容。顯示屢進奇計的陳平和善于用兵的韓信離他而去,最后連最親近的“亞夫”范增也被逼走,只是落的個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結局。可見,只有真正擁有寬容,才不會四面樹敵,讓自己陷入窘境。國馬的寬容使駿馬自愧不已,接著又用寬容去安慰駿馬,使之成為益友。國馬和駿馬的故事,理應成為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一面光亮的鏡子,讓人們反省自己。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
給別人一些空間,你獲得的將是一片藍天。當然,寬容也不是無原則的寬容,不看對象的寬容。寬容的對象必須是“駿馬”而非是“劣馬”。古語說:有容乃大,能讓為高。讓我們擁有寬容的心靈吧。多年以后你會發現,人生的道路上,你留下的是令人陶醉的瑰麗的風景。
上一篇:媽媽,請讓我擁抱一分鐘
下一篇:我心中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