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我正念誦著孔圣人寫的《論語》,慢慢的眼前一黑,進入了一個時光隧道,接著便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見有座大院,便上前詢問情況,我敲了敲門,只見一個身著春秋時期服裝的人開了門,一問才知,這里是孔家書院,。。。。。
孔子匯報過后,我便走進了孔家書院。孔子見我來了,便和他的七十二個弟子說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因此我受到了他們的盛情款待。孔子讓我住在他的得意門生——曾子的家里。我小心翼翼地跟著曾子,生怕出現什么意外,進了曾子家,發現這是個不大但素雅的院子,我便安心的睡下了。第二天早上,還沒起床就聽見曾子的兒子大哭大鬧,原來是曾子的妻子要上街買菜,小兒子哭著賴著要和媽媽去,妻子沒有辦法,便對孩子說:“你乖乖呆在家里,媽媽回來給你殺豬吃!”小兒子聽了,便乖乖回家了。當曾參的妻子從集市上回來時,看見曾子正拿著繩子在困豬,旁邊還放著屠刀,正準備殺豬呢!
曾子的妻子見了連忙阻止丈夫:“我剛才是和孩子鬧著玩的呢,并不是真的啊!”可曾參聽了卻一臉嚴肅的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他這么小,還不懂事,只學父母的樣子,只聽父母的教訓。要是你說話不算話的話,就是在教孩子說假話,再者說,母親欺騙孩子,孩子覺得母親說的不可信,以后再對他進行教育,他就不會輕易相信了。你這樣做,對孩子的成長很不利。”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天,我跟隨曾子又來到了孔家書院。
孔子答應讓我做他的臨時徒弟。先生和師兄們教我如何理解“忠義”二字,“忠”是盡心盡力為自守之德;“恕”是尊敬對方,為待人之道,先生說這就是“仁”。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我聽了先生的話受益匪淺,得到先生的允許后,我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意為仁是人的心,義是人的路,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就是把仁愛之心找回來而已。接著我和其他師兄們一起誦讀:“溫故而知新??????”在中國傳統觀念中,誠實待人,遵守信義是何等重要的大事!
誠信意味不撒謊,絕不欺詐,誠信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最基本道德之一。恍惚間,我又回到了現實生活中,膝上攤著《論語》。回想那時,古人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