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黛玉鳴不平我為黛玉鳴不平!誰說她多愁善感了,那是懷才不遇的孤獨啊!誰說她高傲刻薄了,那是她追求完美的反抗!
多愁善感=懷才不遇+孤獨清涼的月光下,一位仙女般的柔弱女子倚靠在窗前,口中輕輕的吟著新作的詩,那單薄的身影在月光下顯得楚楚可憐。她,才華橫溢;她,想展現自己的才華,可事與愿違,封建社會中“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不能讀書上學,偶爾有幾個能讀書的,不過詩留閨中,自娛自樂罷了。黛玉的理想就被這“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聲音所埋沒,所以她才會變得如此多愁善感。有誰明白那是懷才不遇呢?正如黛玉葬花,她葬的不僅是花,也是她自己,她的理想啊!黛玉是孤獨的,沒有同她一般淡泊名利,鄙棄世俗的知己與她一起互訴愁腸,吟詩作樂。她只能一個人在月光下孤獨的、靜靜地寫詩、低吟。
黛玉的理想之火一次次被澆滅,才華一次次被掩蓋,對生活的熱愛之心一次次被打擊,她怎能不多愁善感啊!那是懷才不遇,那是孤獨啊!高傲刻薄=反抗+追求完美林妹妹志趣高潔,她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她甚至想要反抗黑暗現實。她是大觀園里唯一不勸寶玉考取功名的人。當寶玉被老爺毒打在床上躺著療傷時,別人都勸寶玉要好好讀書,只有她站在床邊靜靜的哭,那是她反抗的表現啊!她一個無依無靠的柔弱女子,只能用高傲,用刻薄來反抗啊!林妹妹追求完美,所以才會事事較真,才會在臨死前焚燒詩稿,不給后人留下,那是因為她不想讓他們玷污了自己的詩稿,褻瀆了自己的理想之詩。如果在人間實現不了心中的理想,那么就把它帶走,陪著自己直到永遠!林妹妹那不是高傲刻薄,那是她要反抗,那是她追求完美啊!
無父無母,無依無靠的林黛玉,寄人籬下的悲哀與無奈誰人能懂?那滿腔才華誰人能懂?那么的熱愛生活誰人能懂?那么想要反抗誰人能懂?我懂!所以,我,為黛玉鳴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