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長著強有力的翅膀,因凡心未泯而墜落人間,折斷了翅膀,例如我就是.
-------列夫托爾斯泰
1908年5月10日,托爾斯泰在報上讀到一則新文:在赫爾松的斯特里爾比獲基,十二名農民因搶劫葉里沙圍特格的地主莊園而被處以絞刑.他義憤填膺,即刻寫下;.
可,錯得不只是那些被貧窮壓得無法喘息的農民.
“革命家造成的暴刑是可怕的.“這個世界有如此觸手可及的危機.
初讀此文感受到的是那種椋恐萬狀的私仇,沽名釣譽的爭奪,那此絞架下的慘絕人寰,憤怒的哀叫,搜查,流放,監獄與及死亡.
托爾斯泰以一種純粹的善良,正直地站在世俗的彼岸,義正辭嚴地指責,奮不顧身想要逆河而上.
托爾斯泰看到更多的是人性的黑暗與脆弱,他將所謂“文明人士“,信徒的慌言一一無情揭露,他們是劊子手.
托爾斯泰給當權者迎頭一擊,亳不留情.
為何我們是同胞卻注定你死我活?
為何我們同為人類卻彼此殘害?
為何同樣的我們生存在不同的夢境中?
無視?無視椋恐的哭泣,心靈的傷口?輕蔑?輕蔑谷穗中的汗水?摧殘?摧殘善良的靈魂?
兇殘?暴行?以欺騙的形式令誠懇的心蒙上灰塵,用自私的尖刃割破希望的血管,痛不欲生.
“革命家造成的暴刑是可怕的.“這個世界有如此觸手可及的危機.
我不能沉默.
用正義掩蓋卑鄙,以被害者的面目做劊子手.
粉飾太平.
無法容忍敗壞的品德與罪行,無法容忍麻的殘酷,愛與和平,如何會被用來作為邪惡的掩飾?
滔天罪行,竟然是最深沉的信仰,你一手舉著光明的紅燭,驅散一個世紀的時代黑暗,一手擊碎點點滴滴的奢侈安慰.卻不像五四帶來了新的曙光,也使有些不法之徒有機可乘,陷入更深的混亂-----
托爾斯泰所揭示的這種罪行竟不能使世界動容,在他的時代,英雄之見略同的很少很少,又或許他們不敢,不敢在那種危險中稍稍動容,因為權貴畢竟有太重難撼的地位.列夫曾說他滿載榮譽卻勢單力薄,就因為他的藝術與政治生涯,他信徒不到三百.
卻也無煩,他的正義,容不得半點灰塵.
善良,是純粹.并非他們的粉飾.
凡心未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