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他們那次相見。
一個在長白山下,吉林;另一個在黃山附近,安徽,相距5000里。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相遇了。
都窮困潦倒,也都仇視那個窮困潦倒的家鄉。他們不得不外出謀生,一個向南,一個向北,在山海關的車站里,兩個人嘮得很投機。
都很窮困,但都不想讓對方知道自己窮―――窮是被人瞧不起的。于是一個對另一個說:“我們長白山,富裕得很吶,別說關東三寶,就是漫山遍野的細辛、五味子之類的藥材,也足夠養活那一方黎民百姓了。”
另一個也不甘示弱:“我們黃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別說風景了,單是靈芝、黃山茶,只要盯上了,吃穿不盡。”說者都無心,聽者都有意。
北方人乘車去了南方。果然,黃山好。在長白山鉆老林子,可受夠苦了,這兒不冷不熱,風景宜人。再一看,果然有靈芝,有茶,心里一熱:此時不撈錢,窮死沒人憐!
南方人乘車去了北方。嗬,長白山果然名不虛傳,單那細辛,在南方哪兒找去!南方有啥好的,光禿禿的石粒子,稀稀拉拉幾株病松樹。賺錢,得去當挑夫,步步上坎,壓死了曬死了!這兒涼絲絲的多帶勁!細辛這玩藝兒摳著栽怎么樣?摳!
一個在黃山種靈芝,效果十分好,真見了回頭錢。又販茶,更有賺頭―――賤價收下,偷偷運到北方高價出售,加上靈芝收入,幾年間腰纏萬貫。
另一個在長白山突發奇想,竟將細辛栽培成功了。大面積發展,大面積成功,不久便成了細辛栽培大戶,一跺腳,方圓幾十里都顫,神氣得很!
他們又相遇了,但都絕口不談自己現在在哪兒或干什么。讓對方知道了豈不要報答人家指點之恩!
客套寒暄,酒樓、舞廳,大把大把地甩錢,真瀟灑,真有男子漢的風度。一個想:名不虛傳,果真是黃山富庶,幸虧他透露了信息給我。那一次見面,千金難買。
另一個想:眼見為實,到底不愧長白山寶地,若不是他告訴我真情,我還不在南方窮死?那一次見面,千載難逢。
兩人相見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