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給心靈打上感恩的烙印”,我深有感觸。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所有關心幫助我們的人,我們要在感恩中成長。
如果生活是一條船,感恩之心則是讓船前進的槳;如果生活是樹,感恩之心則是樹林里的花朵;如果生活是一條河,感恩之心則是河中美麗的浪花。由此可見,感恩很重要。其實,如果我們學會感恩,那就會逐漸在感恩中成長,這讓我想起一則廣告:一個六歲的孩子看見自己的媽媽,每天辛苦的為自己操勞,到了晚上還要為奶奶洗腳,這個孩子主動打熱水,為媽媽洗腳,還給媽媽講小鴨子的故事。這則廣告很觸動人心,僅六歲就懂得感恩母親,那么他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在感恩中成長。懂得感恩,成長為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正如文章中所說:如果說,愛是人類最崇高的情感,那么因愛而生的感恩之心則是愛的升華,當愛成為一種鞭策,當感恩成為一種自覺,我們也就會在感恩中成長。作者說的很對,從小時候開始懂得什么是感恩,從理解到付諸行動,懂得用愛和感恩,那么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是充滿愛與感恩的,我們是在感恩中成長。
在文章中,作者還提到了我們都熟悉的黃香,他小小年紀就知道感恩父親,每當夏天熱時,他就把父親睡的枕席扇涼,趕走蚊子,放好帳子,讓父親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鐵,他就先睡在父親的床席上,用自己的體溫把被子暖熱,再請父親睡到溫暖的床上。所謂“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小黃香的事例值得我們去學習,小時候懂得感恩,那么長大后必然也會,在感恩中成長,對我們是大有益處的。但讓我們所痛心的是,我們現在的學生,似乎已經將感恩淡忘,父母清楚地記住我們的生日,但我們卻不知道父母的生日,甚至有的同學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年齡,這是多么令人心寒啊。
記得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某位同學的老師,要求班上的同學每個人為自己的媽媽洗一次腳,這位同學一開始覺得很別扭,但又不得不做,所以就為他的媽媽洗腳,誰知他的媽媽竟然感動的哭了。我像這個事例對那位同學與我們都是心靈上的一次震撼。我們有沒有想過父母的感受,他們毫無怨言的為我們操勞,但我們對他們說一聲謝謝,我們應該要反省。作為一個人,不要過多的奢求什么,不要過分的抱怨生活的不公,命運的不平,造物的弄人。相反地,我們應該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要感恩于大自然,感恩于父母兄弟,感恩于師長愛人,感恩于朋友路人,甚至感恩于我們的仇家,感恩于我們深惡痛絕的敵人。
一句話,我們要感恩于這個世界上一切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事物。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飲水思源”的古訓家喻戶曉,“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的思想老少皆知。千古絕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表達了兒女對母親的恩惠報答不盡的感情。感恩,也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起碼品德。
事實上,我們也非常需要感恩,因為,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老師對我們有教育之恩,領導對我們有知遇之恩,同事對我們有協助之恩,社會對我們有關愛之恩,軍隊對我們有保衛之恩,祖國對我們有呵護之恩……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經常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會自覺自愿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