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個學生,大都經歷過拖堂。我不僅在拖堂中餓過肚子,還總結出了“拖堂四大招”
第一招:置之不理法
使用案例:某日,某老師開始了枯燥乏味的課程。本人無精打采的趴在桌上,頂著手表,叨念著“下課下課快下課”之類的話。當悅耳的下課鈴響起時,老師依然在滔滔不絕。第四節課開始(六年級下午只有三節課啊),老師又名正言順上了四十分鐘。
同學評語:這就叫以不變應萬變!
第二招:威脅法
使用案例:一個中午,老師正在興致勃勃地講課。下課鈴聲在老師講到最精彩的時候很不巧的響了。同學們背上書包要走人時,老師癟了癟嘴說:“下午考試!”“啊?老師哇,我們不是還沒上完嗎?”“那你說怎么辦呢?要不我們繼續上?要是不上完,下午的考試……”“老師,我們繼續上!”
同學評語:古今中外,威脅永遠使用與任何地方。
第三招:見縫插針法
使用案例:放學,雷電交加。學校要求同學們在教室等待家長。老師一臉笑容,說:“時間就是生命,這么寶貴的時間我們不能讓它白白溜走,我們繼續分析課文的中心思想,好不好啊?”“好(大聲)!才怪(小聲)!”
同學評語:分析早已會的中心思想,就不是浪費時間啦?!
第四招:對比氣人法
使用案例:老師又拖堂了。一位膽子特大的男生站起來說:“老師!隔壁二班都放學了!”聽到這話,老師立馬把臉板了起來:“還好意思說?你們班這次月考只有一個一百!二班呢?三個”她從一年級入學考試,說到值日比分,滔滔不絕。說得我們怒氣大發才停息,問我們要不要繼續上。氣昏頭腦的我們說“好”。心滿意足繼續演講。
同學評語:“老師的‘對比氣人法’讓三班和二班成了‘冤家對頭’,罪過呀!
我們明白老師拖堂是為我們好,可是,也許老師不明白,拖堂上課效果并不好。真不知道,什么時候,老師才能明白我們的心呢?
上一篇:《中華美德傳統故事》讀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