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昆蟲記》有感
《昆蟲記》,當我接過這本書后,看了看書名,我的頭大了。雖然我的頭上掛著小書迷的招牌,可是誰又知道“真正”的我呢?
我也想,像在老師眼中的“壞學生”那樣,在操場上瘋玩,大概是從小就樹立了“書呆子”、“乖乖女”的形象,我不敢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打開自已的極樂世界。
有一句話說得好,“上帝關上一扇門后,會為你打開一扇窗。”上帝關上了我自由自在的天堂的大門,卻開啟了通往文字世界的道路。
是《昆蟲記》,它成為我通向文字世界的引路燈,讓我真正體會到字里行間的美妙與精彩。
《昆蟲記》里描寫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昆蟲故事。在常人眼里,可愛而又溫和的螢火蟲卻是一個陰險狠毒的小家伙;螳螂竟然會把自己的親人吞食掉,它產下卵后,便會頭也不回的走了;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后代安排食物……
作者在《蟬》這篇文章中,用細膩生動的語言寫出了蟬脫殼的全過程,給人一種躍然紙上的感覺:蟬外層的皮開始由背上裂開,里面露出淡綠色的背。頭先出來,接著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與翅膀……然后,它會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身體騰起在空中,只有一點兒固著在舊皮上,翻轉身體,使頭向下,花紋布滿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張開……
我佩服作者的觀察能力,能把昆蟲寫的栩栩如生,能把這些平常令我們討厭的小東西寫得生動可愛。讓我們不由的生起保護環境的想法:如果我們少扔一張廢紙,少砍一棵樹,夏天把空調的溫度調高一點點……滅絕的蟲子是不是還會存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以后他們是不是會絕種了呢?想到這里,我不禁打了個寒戰,我們以后可要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為這些小家伙們創造一個美好的家園。
《昆蟲記》這本書引領我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妙趣橫生的昆蟲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