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媽媽,您的變化真大!我情不自禁得贊嘆道。比起過去爺爺奶奶住的木頭屋子,和現在一幢幢社區樓房,木頭房子還不知道有多遜色呢!科技發展的速度可以說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了!清晰的照片上無聲的細述著爺爺奶奶那時住的房子:一排排如同小蟲的瓦片,整齊的排列在我眼前。
但有些瓦片因為時間太久,已經“枯黃”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枯黃”的瓦片越來越多。現在放眼一望,還以為是黃色的小蟲,在屋頂上搗亂呢!但奶奶因為家里太窮,卻怎么都不肯換瓦片,哎!瓦片的下面就是二樓了。咦?這個小洞是什么?一看,原來是屋子邊緣的一個孔隙呀!晴天時,太陽出來了,陽光通過這個孔隙射到屋里,就像有個迷你版的太陽燈,挺暖和的!
可雨天就不一樣了,雨水還是通過這個孔隙。可這回不一樣了,進來的是冷酷無情的雨水,而不是暖和的陽光了。要是讓它們這些搗蛋鬼進了屋,非把你淋成落湯雞不可!下面就是一樓了!一樓和二樓看似一樣,仔細看就不一樣了!原來在這顆孤零零的小樹后面有一個大門!大門平時被人推推進進,受了不少苦,理所當然的被弄得粗糙不平了!科技在發展,爸爸媽媽住的房子當然比爺爺奶奶住的要好嘍!他們住的是磚塊房。門口的木頭門邊緣上,還貼著春聯。
下面有一個門檻。設想,如果不知道這兒有門檻的我到那兒。頭向前看,“碰!”我的小腿碰到了一個東西,好像被人控制了,前進不了,在原地走來走去,那可多笑話啊!木頭門的旁邊是磚塊。雖說那是切切實實的磚塊,可那磚塊不僅沒涂油漆,還在幾個磚塊的縫隙中長了一層青苔!摸上去滑溜溜的,就像在溜冰場滑倒一個樣。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年代生活窮苦,可是我們這個年代就煥然一新了。
我住的社區樓房是這樣的:白色做底,上面有猶如長頸鹿身上斑點的藍色點點。房檐是紅色的瓦片排列起來的,有些地方是白色的。最后,我想再一次滿懷自傲地說一遍:“祖國媽媽您的變化多么的快!”
上一篇:《5月35日》讀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