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就開始學拼音和認字了。到我7歲的時候,我讀小學了,我學得已經不錯了,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弟子規》。
我拿到了這本書,我非常好奇里面的內容,就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我看著看著就入了迷,就連媽媽喊我吃飯我也聽不到。媽媽見我這么喜歡這本書,就讓我背了起來,還給我定好了目標:一天背四行,一天看一則故事。每天都要去媽媽那兒過關,就算錯一個字也算沒過關。
我開始背了:“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泛……泛什么來著?”我忘了下一句是什么了。我看了看書就又背了起來:“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有……有什么來著?”我又忘了下一句是什么了。“煩死啦!太難背了!”我生氣地說,“這么難的東西背什么背嘛!真是的!”
我氣得把書扔到了地上,坐在書房的轉椅上,嘟著嘴巴。這時,客廳里傳來了爸爸的聲音,讓我嚇了一跳:“吵死了!還讓不讓人看電視呀!”他說完,朝我的書房走來。他看見了我生氣的樣子,關心地問:“什么事讓我們家的小公主那么生氣啊?”我指了指被我扔在地上的弟子規說:“就是它讓我生氣的,難背死了!”爸爸說:“學什么東西都是要慢慢來的,耐心點,你一定能背出的!”我聽了,高興地說:“謝謝爸爸!”一遍、兩遍、三遍……我終于背出了,還背得滾瓜爛熟了呢!我趁還沒有忘,連忙跑去過關。“媽媽!我背出了!我要過關!”我自信地說。“媽媽還忙著,你再自己多背幾遍吧,等一會兒你再來吧。”媽媽說。“好吧!”我非常掃興。過了一會兒,我又去過關了:“媽媽!一會兒到了!我要過關!”“那你就開始吧,我聽著。”好像媽媽被我吵得很心煩。“我開始了,媽媽,您可要聽好了。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媽媽我背好了,我過關了嗎?”“過關了,你背得挺流利的嘛!”媽媽回答說。背完后,我看了看下面的譯解,里面寫的東西含義都非常的深奧。看完這個后,我又看了看這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從中我知道了,孔子是春秋時期魯國人等多方面的知識。我還積累了一句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知道了它的意思。
原來,短短的幾句話也是不能忽視的,它也表示許多深刻的道理。以后,我要多看書,多讀書,這樣就能知道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