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書海中有這樣一本書,它用一個懸疑重重的科幻故事告訴了每位讀者一個眾人皆知的、永遠都不變的真理——愛護大自然。
——題記
《海底兩萬里》至今仍很受歡迎的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在書中創造了神秘的“海怪”、奇特的海底森林、美麗的珊瑚世界……這本書的不同凡響之處在于作者凡爾納那超凡入圣的想像力及天才的洞察力所展示的科學預見性和必然性。
這部小說一共有四個“主演”:先是一位對知識勇于探索、永不滿足的博物學家阿龍納斯;第二位是“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一個謎一般的人物;再就是與阿龍納斯同行的魚叉手之王尼德?蘭和他的忠實的仆人康賽爾。僅僅這四個主角,作者就將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刻畫得淋漓盡致。
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去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
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和尼摩船長以及游客們都可以說是隨著事情發展,而有所變化,有時惶恐不安,有時輕松愉快。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獲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作者在書中提出要愛護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就引發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