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孫麗俊同學(xué)能抓住通感的修辭手法賞析語言,一定是回顧了劉鶚《絕唱》中用通感手法描寫王小玉聲音的寫法。另外孫麗俊寫了“荷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竟折腰。”借用了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的名句“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竟折腰。”,此處出神的寫出了荷花之美。雖然學(xué)生對文章寫作背景還沒有深入探究,但是這不妨礙他們品味經(jīng)典文章之美,相信在以后的閱讀中背景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原文:
朱自清的文章中《荷塘月色》如水中月,鏡中花,是難得一遇的好文章。
文章的內(nèi)容生動形象,語言流暢。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男高音這句多運用比喻,將荷花寫美了寫活了。讓人有種“可遠(yuǎn)觀不可褻玩”的感覺。
文章出多處運用通感,如“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yuǎn)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其中“微風(fēng)”是觸覺;“清香”是嗅覺;“歌聲”是聽覺。作者調(diào)動三種感覺器官,使人產(chǎn)生立體感,在作者看來,荷花的馨香也有了歌聲的美感、質(zhì)感,使荷花更加韻味十足。
作者在最后引用了《采蓮賦》《西洲曲》茴造出了一種寧靜的美感,讓我也不禁想說:“荷花如此多驕,引得無數(shù)英雄盡折腰。”
作者之所以寫的出如此美妙的文章,還源于作者那悠閑自得的心情,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悄悄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如花上。”“流水”“靜悄悄”“瀉”寫出了作者此時的內(nèi)心也很平靜,悠閑。
文章開頭寫“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結(jié)尾寫“這樣想著,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的推門進(jìn)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首尾相對比,寫出了作者因荷塘的美妙景色而流連忘返。
讀完這篇《荷塘月色》,我體會到了一點:只有懷著平靜的心態(tài),才能在寧靜恬淡的生活中感受到花開花落,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