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yè):回家觀察動植物。于是,我趕緊把當天的所有作業(yè)做完。去哪觀察呢?我便想到了不久前才去過的“巴國城”
就這樣,我獨自一人坐車,來到了“巴國城”,開始觀察起植物來。可是,我在“巴國城”里轉悠了一圈,就是沒啥新奇的發(fā)現,便走到一座拱橋,望著水里那幾片快要枯萎的荷葉呆呆地出神。
突然,一只綠衣白肚的小青蛙從水里跳到了一片荷葉上,不過一會兒又跳下水游走了。現在,荷葉上只剩下幾顆晶瑩的水珠。一陣微風吹來,那片獨自“屹立”在水里的荷葉輕輕的動了動,葉片上的那幾顆“小珍珠”便從葉片上滑落到水里不見了。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連忙跑下橋,找了片比較靠岸的荷葉觀察了一會兒,發(fā)現,在荷葉的葉片有許多小絨毛,這些絨毛非常柔軟,并不刺手。
為什么水掉在荷葉上,荷葉不會被打濕呢?我非常不解,便在家里找本《十萬個為什么》,準備了解一下,“為什么荷葉上會有水珠?”原來,這是因為荷葉上有許多密密麻麻的纖細絨毛。它們每根都很細,又含有蠟質這種蠟質的葉面會使水凝結水珠,而不容易滑落。
我靈機一動,想:那我不是可以根據荷葉這一特點發(fā)明一種傘嗎?這種傘具備了荷葉的特點—身上布滿了含有蠟質的纖細茸毛。當我們把它撐開,傘面遇到雨水時,這些水會馬上形成水珠,順著傘面流到地上。
我發(fā)現,在每次下雨時,同學們進了教學樓,會把傘收起來。但雨傘并沒有干,上面的水會一滴一滴地滴到地上,再加上同學們這樣走來走去,久而久之,這片地就變得既不美觀又打滑了。如果用了這種傘,在進教學樓之前,抖抖傘上剩余的一小部分水珠,這把傘就變得干干的,沒有一點水。要是根據荷葉的這一特點,再發(fā)明一些防水的鞋呀什么的,那教學樓里不就更美麗了?難道這不更好嗎?
哦!可愛的植物,我們的老師。
上一篇:我是自己生命的守護神
下一篇:進化i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