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后感
暑假里,我拿起《新語文閱讀》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其中一篇名叫《不!》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讀了這篇文章,我受益匪淺,明白了一個大道理。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指揮家。一次,他去歐洲參加指揮家大賽,決賽時,評委交給他一張樂譜,他稍做準備就全神貫注的指揮起來。忽然,他發現樂曲中出現了一點不和諧,開始還以為是主演奏錯了,就組織樂隊停下重奏,但仍覺得不自然,他便感到樂譜確實有問題。可在場的作曲家和評委會權威人士都聲明樂譜不會有問題。面對幾百位國際權威人士,小澤征爾不禁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動搖,但他考慮再三,還是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于是,他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話音剛落,評判席上那些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
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計的“圈套”,用來考驗指揮家們在發現錯誤而權威人士不承認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堅持自己的判斷。
由此看來,只有自信,才能稱得上是世界一流的指揮家。小澤征爾能夠一舉拿下這次大賽桂冠的兩個可貴的精神,不正是自信和不附和權威嗎?
在許多時候,成功與我們近在咫尺,并不是成功不肯垂青我們,而是我們易被環境左右,慣于附和,缺乏主見,最終放棄自己的正確判斷的緣故。
仔細想想,在很多時候,我們不也會缺乏主見,不自信嗎?
一次,何老師給我們講《數學補充習題》。講到一題較難的判斷題時,她讓我們報出答案,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過了好一會兒,我和其他幾位同學才先后說了一聲:“對(√)!”同學們也都跟著我們叫了起來,但此時的何老師卻滿臉疑惑地問:“對?對嗎?”同學們一下子被她鎮住了,都不吭聲了,只有徐穎一個人堅持自己的判斷,她大聲說:“對!這題就是‘√’的!”何老師這時卻笑了起來,她對我們說:“這題的正確答案是‘√’,我是想考驗你們。結果只有徐穎一個同學夠自信,我決定讓她擔任學習委員。”事后,我十分后悔自己為什么那么不自信,并下決心以后一定要相信自己!
同學們,記住:自信是獲取成功的不可缺少的素質,而掌握相當的知識與經驗,則是樹立自信心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