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養育五千年華夏文明的甘泉;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這兩樣圣靈之物相伴,你必能擺脫束縛心靈的荊棘。問何是快樂?答曰:“一本好書是開啟快樂大門的鑰匙,讀書是快樂的,是獲得知識的興奮,是愛撫心靈的慰藉——快樂其實很簡單。”讓我們讀讀唐詩吧!當你讀到“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時,你就會想到,孟浩然那悠閑安靜的農家生活,你不為他感到快樂嗎?
當你讀到“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時,想起李白在一彎新月下,獨自飲酒的場景,那種自得其樂之情會油然而生;當你讀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時,你就會感到,朋友在世人心目中也是一種快樂因子……這些都是從閱讀中得到的快樂。讓我們讀讀“三國”吧。通過那幾千幾萬字的文字記載,然我們不由自主聯想到那些年里諸侯的紛爭畫面,體驗到馬嘶人吼的殘酷戰爭,更讓我們永遠記住了諸葛亮舌戰群儒,“玩”空城計的聰明才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計;劉禪樂不思蜀的庸碌……神游其中仿佛自己已是三國中人,正在經歷十年血與火的洗禮、智與勇的較量、請與理的融合。
此時,你不感到快樂嗎?讓我們讀讀簡。愛吧!簡主動為自己爭取尊重的行為非常有魄力,也震動了讀者。她的勇氣與不妄自菲就是她的魄力所在。令人意外的是,在之前完美無缺的羅切斯特面前,她斷然拒絕了求婚,而面對一個陷入頹廢不能自拔的盲者,她卻愿意與其廝守終生。這并非不理智,也絕非憐憫同情,對平等的愛的追求促使了這一切,還有對未來的憧憬和決心。
原來,讀書是一種精神沐浴,是給心靈保養。讀書如吟唱一首生命詠嘆調,欣賞如描繪一幅生命寫意畫,我們會感到無限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