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老師,是我們學生主要學習的第一件大事,這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一日之師,終身為父。”這句話可以告訴我們,中國人對老師的位置是看的那么重。
記得有這么一個故事:宋朝時,有游酢、揚時兩人跟著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著老師,并聽老師教誨。說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神,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說了:“你們還沒走啊!”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著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于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現雪已經積了三尺深了。這兩位學生,后來也都成為很有名的人。之前我不知道這篇故事說的是什么意思,后來我上學后,才明白其中的道理。舉凡弟子要能夠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師虛心求教,而在跟隨老師的同時,就應該要明白恭敬侍奉師長的道理。須知父母養育我們,師長教導我們,是一樣的恩澤,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個能尊敬老師的人,也就能重視學業;相對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揚時尊師重道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去體會、學習。
尊師,并不是在教師節那幾天對老師尊敬,而是無時無刻地對老師產生一種由心而發的尊敬。從平時的點點滴滴做起,尊敬老師。
尊敬老師,就要用實際行動,平時對老師有禮貌,上課時不搞小動作,認真聽課,把老師的教訓時時刻刻記在心中。
尊敬老師,不論其貴賤貧富,這就是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尊敬老師并不是因為貪圖老師的什么,更不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贊賞,而是平常應該做的也是最容易做的事。
尊敬老師,就不要把老師看做圣人,老師和我們一樣,也是普通人,只是老師這個職業將我們與老師分類了,所以,我們不要因老師一點的錯誤,而對老師有偏見,不尊敬老師,這是一種不對的態度。我們應該以一種平常心,正確的態度對待老師。
尊敬老師,我們要做的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