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較勁,贏得總是自己,當然,輸的也是,但這卻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每一次犯傻的時候,我就會想想許三多。當想到在這個世界上或者說至少在電視劇里有一個和你一樣傻甚至比你還傻的人時,心里會獲得極大的安慰。一時間,把別人的冷嘲熱諷忘得一干二凈。
大學以來,掛過兩次科,第一次是現代漢語,想想那次真是自找的。從不曠課,認真聽講,甚至課后還會捧起課本來研讀,一典型的優秀學生。但在期末考試,由于其變態的試卷引發了自己對大學教育制度的不滿,便在試卷上寫了首抨擊教育制度的打油詩送上去,結果被老師給掛了。”
看著大二時上課無聊寫下的這些文字,才知,是無謂激發了自己的無畏···高考的時候,沒能寫出一篇零分作文,大學的時候,寫了一首掛科詩,倒也無所謂。
思想上厭學,態度上隨便,這大概是我與大學之間的糾結,每一次掛科之后都加深我對這種生活的不屑,我也敢在這說出來,我大學什么狗屁知識都沒學會,一點點都沒有。也不認為從圖書館借了兩本書,周末在外面做了幾次兼職,在酒桌上敬來敬去就覺得我大學沒學知識卻長了能力。
如今的大學,不僅教師態度消極缺乏熱情,學生也暮氣沉沉急功近利。我們總是渴望離開象牙塔就能成為牛B哄哄的人物,不信可以去看校園里那些嗷嗷喊著創業的人,去看那些堅信一畢業就可以風光無比的學妹學弟。
眼看著自己20出頭,什么成就沒有,而他人都牛逼哄哄向前跑去,或者從前不如自己的人也咻咻地超過自己,心里總會有那么一絲著急。不過,著急有用么?擔憂未來自己能不能買房,能不能娶到一個好老婆,能不能找到一個好工作,有用么?沒有,著急不能給自己一個房子,給不了一個Soulmate,給不了一個好工作,反而成為妄想與執著。
我知,不夠努力與堅持,帶有頹廢與空虛。永遠不將自己逼入楚歌四面,何來背水一戰勇氣。或許我敗,爾等踩在我身軀碾落而成的泥土。或許我思,爾等融于我思緒的迷霧。我進而仰,退而居。淚眼朦朧,滿目匪夷所思。笑靨盈盈,倒也無所畏懼。
空虛的日子讓人恍如在虛空之中,思想的觸角便滿是空間伸展。于是,我的思想找到了我的理想,我的理想又延伸出夢想。一輛破越野車,一個好三腳架,世界在我腳下。又于是,我的思想刺破了我大學的空想,所以空想沒能延伸出對大學的幻想。我想你不懂我想的。因為我是亂想的。再于是,我想你了,你想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