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現實主義冒險自傳體小說,是18世紀英國著名作家笛福受一個蘇格蘭水手海上遇險的經歷啟發而寫成的。
笛福在書中塑造了一個勇于面對挑戰的勇敢人物——魯濱孫·克魯索。他不屑守成,傾心開拓,三番五次地拋開小康家庭,出海闖天下。在遭遇災難流落到荒島上之后,他運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制造器具,縫紉衣服,把荒島改造成了一個“世外桃源",并且救了一個野人“星期五”。他在海外冒險多年,經歷千辛萬苦,終于得到了可觀的財富,并回到了英國,完成了一個時代英雄人物的創業歷史。
原本只要一我遇見困難就退縮,但自從讀了《魯賓遜漂流記》后,便學會了凡事都要通過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去戰勝困難。在平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困難,比如學自行車是動不動就摔跤、在作業中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在路途中迷了路……我還記得第一次學騎自行車時的情景。那是一個烈日當空的夏天,我獨自在鄉間的小路上學騎自行車,可是沒學多久就放棄了,因為學自行車要比自己想象中的要難得多得多。不要說在自行車上坐穩了,就連上自行車都很難。剛開始我還十分堅定的要學會騎自行車,可剛一上車便不停地左右搖晃,沒多久我便大汗淋漓了,我好幾次都被迫下車,數次之后,我便越來越心煩了,之后便索性不學了,恨恨的。推著車發了一頓脾氣,氣呼呼的就回去了,坐在床上看著電視,好不快樂,不一會兒心情又變好了。直到晚上,外公回來了,外公一見到我就問我自行車騎的怎么樣了。我吱吱嗚嗚的敷衍的回答了過去。心想明天一定要學會。之后便開開心心的玩去了……就這樣一天便過去了。因為晚上看電視看到半夜,所以第二天到中午吃飯前才起床。我懶洋洋的似乎還沒睡醒似的,把午飯連帶早飯一起吃了。吃完午飯后,我準備開始學自行車,可一出門就感覺到太陽光直直的射向我,我沒走幾步就熱得不行了,想:還是先吃幾根冰棍吧。我于是便躺在床上舔著冰棍,看著電視,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是這樣,第三天是因為下雨……第四天是陰天,我終于去學習騎自行車,好不容易坐上了車,沒騎一下,眼看就要沖到水溝里了,我一個急剎車,再來一個抬腿跳車。哎,啊,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差一點就掉進水溝里去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自行車從水溝里拉了出來,又發了一頓脾氣,恨恨的回去了。還發誓再也不騎自行車了呢。外公見我這個樣子就給我看了《魯賓遜漂流記》一書,之后我便被魯濱孫·克魯索的精神感動了。于是,我開始發奮努力,學會自己解決困難,經過不懈的努力,我終于學會了及自行車。雖然負了傷,但我僅僅用了五天就學會了。在陰天,羊腸小路上學。在大晴天,烈日炎炎下學。在雨天,窄小的房間里學。
付出了不少努力,因為我堅信只有付出努力才會售后回報。往后,我便學會了凡事都要通過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去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