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這一段朗朗上口的詩歌贊頌了那立身巖縫堅韌不拔的蒼松。
從一條巖石的小縫隙中長成一顆蒼松談何容易。清代詩人鄭板橋的這首詩告訴我們,不管環境條件多么艱苦,只要堅持不懈,就沒有辦不成的事。記得一次做作業時,一道思考題“擋”住了我的去路,我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可仍然找不出答案。時間很快過去了,紙簍里的紙團卻多了一個又一個,可我仍然毫無頭緒。“哎,出去散散步吧!”我無可奈何地放下手中的筆,自言自語道。我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突然,一陣洪亮地,有節奏地聲音吸引著我,我東張西望,尋找聲音的發源地。
突然,我的目光定格在不遠處的一位中年男子身上,那位男子上身穿著褪色的軍衣,下身著軍褲,可一條褲腳空著,架著雙拐,那雙拐觸到地面上發出的“噔噔”聲在寂靜的小路上回蕩。從他身上那大大小小的獎彰可以看出他曾經是一位優秀的軍人。他應該“走”了不遠吧?額頭上豆大的汗珠紛紛滾落下來。當他慢慢地慢慢撐起雙拐,馬上要成功地站起來時,他似乎又失去了平衡,重重地摔在地上。他下意識地擺擺手,又搖搖頭,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說些什么。。。。。。我見狀,連忙大步流星地奔了過去,急切地問:“大伯,您需要幫助嗎?”“啊,不,小姑娘,謝謝了,我自己能行!”只見他用力地扭了扭身子,用一只手勉強撐住身子,再用另一只手費力地拿起雙拐,終于慢慢地艱難站起來了。看到這一幕,我的雙眼濕潤了,這是一位面對困難何等堅強的殘疾軍人伯伯,這個常人極易完成的簡單動作,但對于這位殘疾伯伯而言是多么困難,他靠自己堅強的毅力站了起來,而且這樣的情況他不知道已經經歷了多少次。我想他肯定也是經歷過無數次失敗才最終戰勝自己、走向成功。
剎那間,我也明白了“堅持”二字的真正含義。我連忙和那位大伯告別,飛奔回家,拿起筆,細心地做了起來。。。。。。沒有風雨,怎能看見彩虹。
人生會經歷許多風風雨雨,只要你勇于乘風破浪,長期堅持不懈,那么前方一定是一片屬于你的蔚藍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