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是對各種不同事物的分門別類,是將無序的東西有序化。有了整理,每個人的生活才會顯得規律;懂得適時整理的人便也是個懂得生活的人。
然而,在整理周圍真正存在的實物的基礎上,我們更應學會如何整理內心的各種思緒。思緒的整理歸類,將有助于我們明確心中的目標,有助于排除心中的雜念。
明確了目標,未來的藍圖會更加清晰。做好內心思緒的整理,理出自己對未來的企盼,將它們歸為一類后,我們就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得到什么。因此,目標就會明確,前進的道路更加閃亮。家喻戶曉的作家魯迅正是在一步一步的思緒整理中走向文學的巔峰。魯迅先生本秉持著“醫學救國”的思想到日本學醫,但他在整理內心想法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妥之處,于是及時放棄,整理歸類出更好的未來方案——棄醫從文。打算用文學喚醒民眾的他給我們留下了不計其數的優秀作品,這也歸功于魯迅先生的“思緒整理”吧!由此可見,我們應及時做好思想的分類,將目標明確,才會有光明的未來。
整理還幫助我們及時清理思想垃圾,凈化心靈。整理出廢物,就應及時予以清除。所以,清理的工作對于我們尤為重要。曾子之說“吾日參省吾身”,我想,在一定程度上相似于整理。其實,反省的過程就是整理的過程。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做到每天整理思緒,及時反省自己的行為,便能及時使心靈得以釋放。佛界大師釋迦牟尼便是個善于“整理”的人。正是因為適時的思想整理及垃圾的清除,他才可以達到物我合一的神靈境界,才可以使心靈真正凈化,使思想真正純潔。這么說來,要想成為如水一般純凈的人,我們就該學會及時的“整理”。
當然,整理不僅僅是做到將不同的事物放置于不同的位置這樣簡單。思想的整理首先需要我們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在能夠辨別孰是孰非的前提下,內心真正的思想垃圾才能被徹底剔除,而未來的目標也因此才能更加清楚。于是,我們便有了前進的動力,整裝待發。在路上,別忘了適時的“整理”。
一起做個思想的“整理”吧!不管你對未來存有彷徨,還是對它充滿希望,你都能在整理中收獲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