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青年!南京的青年,中國的青年,世界的青年!”在南京生活十幾年的我,有著濃郁的鄉土情結,對南京,就像媽媽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有批評和不滿,但立場永遠是愛,有指責和抱怨,但更多的是包容和期待。
例如,梧桐樹一到春天就讓無數人叫苦,可在夏天,它會給南京人一片綠蔭,冬天,它會給南京人一片雪景。南京是一個相對“中庸”的城市,生活節奏不快不慢穩中有進,適合大多數人。她雖不如上海一樣繁華,卻也絕不會給南京人帶去任何快節奏的疲憊。我是如此的愛南京,以至于我為她的任何一點成就和榮譽驕傲自豪,我是一個青年,所以我對青年的活動都保持著新鮮的態度。
現在,南京的青奧將會二者合二為一,又讓我如何不愛?青奧會除了體育競賽,更加關注在運動會舉辦期間的教育與文化活動,南京會通過多文化的城市藝術,街道音樂慶祝互動和放映電影等模式為青奧會錦上添花。國際奧委會還將通過電子數字臺等最新的傳播媒介,在青奧會召開前后,開展全世界青年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將外國人的注意力吸引到青奧會上,讓大家都認識舉辦國——這一次就是中國了。大到國家,小到每一個青年,都從中受益。青奧會,會使大多數人多了些體育鍛煉,少了些電腦游戲,多了些快樂,少了些孤獨,多了些陽光,少了些頹廢,多了些堅強,少了些人性……“我與青奧共成長!世界給南京一個機會,南京還世界一個精彩!身為東道主的我們,南京人,當然要做到自己應盡的責任——有大有小,能者多勞,年齡,時間等客觀因素允許的,自然應參加進去,做個自愿者什么的。
不僅做了貢獻,也是充實了自己的人生。條件不允許的,便做個旅客,享受一下現代的南京,活力的南京,也拍個照片留戀,記住輝煌時刻,再不行,也可以堅持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件小事——不隨意吐痰,不隨地丟垃圾,為別人熱心指路等等。我們能做的永遠都有很多,只要用心去想。青奧讓南京聞名于世,南京讓青奧錦上添花,2014,我的青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