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別字,即寫錯的字或誤字。錯字,錯誤的字;別字,別體字,即一字的另一種寫法,亦指誤字,本當是這一字而誤為另一字,俗稱“白”字,乃“別”音之轉。
從我們剛學寫字時開始,錯別字在我們腦海中始終是一個不好的概念,如果有人寫了錯別字,在班上被老師講了,肯定會被同學笑掉大牙的。
然而,在某些地方的招牌或告示牌上,竟然也有錯別字,而掛這些招牌或告示的人卻渾然不知。這樣的例子有很多。
有一個食堂,有天下午我從那兒路過,在門口看到一個公示,大意是明天中午有個宴席,不供應午餐。仔細一看,才發現“餐”字寫成了“夕”字,顯而易見這是一個錯別字,“餐”字不應該寫成所謂的簡化字,“餐”字是我發現的錯誤率最高的一個字了。其次,就是家具的“具”,什么“精品家俱”呀,“辦公家俱”呀,經常把“具”寫成“俱”。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個招牌上寫了個“隱行藥水”,我腦中就浮現出了動畫片中那種一喝就能隱形的藥水,很感興趣,定神細視,卻發現“隱形”寫成了“隱行”。另外,還有“排擋”、“雞旦”等錯誤率較高的詞,這樣的情況在全國其他地方也是屢見不鮮。
這樣的事多丟臉哪!說到底還是市民自身素質不高造成的。
讓我們從自身做起,除掉錯別字。
上一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