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許多經典作品,如:《西游記》、《水滸傳》、《老人與海》、《簡愛》、等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這部書里的許多精彩故事令我回味不已。溫酒斬華雄、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等故事更是讓我熱血沸騰。
《三國演義》講述的故事是發生在我國古代漢朝到晉朝的交接時期,當時社會戰亂未平,群雄紛爭,經赤壁之戰后魏、蜀、吳三分天下,在短暫的安寧之后,蜀、吳被滅,終于迎來晉的統一。這本書雖非完全史實,但卻用精彩的文筆再現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并流傳千年,列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為后世傳頌!這部名著中,羅貫中描寫的人物栩栩如生,惜重情義、堅韌勇敢的關羽,莽撞的張飛,以一當百的趙云,嫉賢妒能的周瑜,忠厚老實的魯肅。然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在草船借箭中把握全局的諸葛亮,還有一直在魏國奉獻的曹操。
諸葛亮才智超群,為了蜀國,為了勝利,鞠躬盡瘁,到死方休。是最忠誠的一個富有智慧的人,我很佩服他。對諸葛亮的印象我從未改變。但對曹操卻不斷改變著認識。初讀《三國》,我覺得曹操有勇有謀,且最終是勝利者,認為他是英雄,但是后來,我讀懂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奸詐多疑,這些又讓我覺得他是個奸臣;可是,從他愛才惜才、軍事才能、成就霸業又被后人稱他為一代梟雄!這本巨著以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在歷史小說中獨領風騷。書中提到的許多戰略的應用,即使在今天仍基本符合軍事科學原則,很有其現實意義。
如袁操官渡之戰中,曹軍的集中優勢兵力,襲擊屯糧之地,各個擊破戰術;吳蜀夷陵之戰中,吳軍的戰略退卻,疲敵嬌敵,分散敵人兵力而后戰略反功的戰術等等,今天讀來,仍會使人受益良多。尤其值得贊許的是,書中描寫戰爭并不是千篇一律,大大小小的無數次戰爭都寫得千變萬化,各有特色。即使一次大的戰役,寫來也是有舒有張有高度藝術性。《三國演義》一本百讀不厭的文學巨著,堪稱中華民族文學史上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