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90年代,我們是世人眼中不可理喻的孩子,輕狂叛逆的我們喜歡用45度的眼光看待塵世,不削于父母那過去生活的艱辛,不削于他們生活的節(jié)儉,不削于……總覺得我們屬于未來,過去的事離我們太遙遠。但,在父母那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娓娓到出時,我們懂得了父母的節(jié)儉,同時也看到了時代的進步與變化——
夜幕降臨了,萬家燈火,微風輕輕吹過……
坐在餐桌上,桌上擺滿了媽媽精心準備的美味佳肴。紅的。綠的,五彩繽紛,營養(yǎng)搭配均衡。我滿吞吞地嚼著。父母夾了好多菜,把我小小的碗填得滿滿的像座小山。我在碗里挑出了我不喜歡的菜來,扔在桌上,媽媽氣及了:“你著孩子,怎么那么不懂得珍惜啊?給我吃完,包括桌上的。”我也生氣了,大吼到:“吃那么多干嗎?我又不是豬。”我丟下碗筷,跑進了房間。
夜深了,母親進來了,給了我一杯牛奶。
母親輕輕地說到:“孩子你知道我們小時候的生活是多們的艱辛,一家十幾口人,生活壓力大。百姓更是感到舉步維艱,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家庭,人口多,底子薄,每月只能靠你爺爺微薄的工資維持生計,實在是杯水車薪。那時候,吃肉要肉票、吃豆腐要豆腐票等等。可以說,根據(jù)這樣的生活狀況,即便不需要這票那票,我們家也不能經(jīng)常吃肉和吃豆腐等。記得那時家庭吃這些食物最多就能攤上一會,而且只要肉燒出來,不論是肥,還是瘦;也不論是清燉的,還是紅燒的,統(tǒng)統(tǒng)吃個底朝天,讓我們狠狠的解個饞。你們是幸福的。媽媽還深深記得,為了防止我們多盛飯你外婆在每個人的碗做了記號,沒個人只能吃自己碗里的。剩下的飯外婆趕緊藏起來。有一回你舅舅由于沒拿穩(wěn)碗,碗掉在了地上,米飯也灑了一地。你舅舅看著心疼死了,坐在地上號啕大哭,腳不停地跺著。后來你外婆小心翼翼地將米飯撿了起來,用開水沖了一下,你舅舅又開心地吃了起來。孩子你是幸福的!”媽媽說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淚悄然流下,我感動了說:“媽媽,對不起!”
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是一段恐慌而又緊張的歲月,人們的生活與票據(jù)連在了一起,大家的日子緊巴巴的。如今改革開放我們是吃什么有什么。人民富裕幸福。
我們出生和成長在中國社會發(fā)展最快的時期,伴隨改革的腳步,共同沐浴開放的春暉。我們應(yīng)該繼承老一輩的的偉大事業(yè),用青春和智慧譜寫21世紀新篇章,因為我們是祖國的棟梁,未來的希望。我們是中國娃。
讓我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吧!
上一篇:節(jié)子不怕,不怕...
下一篇:天氣租賃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