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花好月圓時,而我,一個落寞人,卻孑然一身。本想早早睡去忘卻這憂愁事,不料,輾轉難眠,愁上加愁。冷清的月光透過窗戶打在我身上,那么,干脆不醉不休,獨過中秋。
提起酒壺,穿過走廊,來到庭院。月光傾瀉而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為自己斟上一杯美酒,與月共酌。“舉杯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呢喃,“子由,你可知為兄遙望圓月時有多想你!”再飲一杯,我憤恨,我很為什么我空有一身才華而無處施展,為什么圣上要將我貶至此地!可是,相比起這些,不能與你與父親共度佳節才是我最大的遺憾!
子由,你還記得嗎?你是否還能憶起兒時你我總為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把家中搞得烏煙瘴氣,雞犬不寧。為此,我倆不知挨過父親多少次批了。還記得那一次么?你我為爭一方硯臺而大打出手。結果,父親很生氣,然后將我倆帶入書房。我本以為父親會將我狠狠揍一頓。然而,他沒有。他只是語重心長地問了一句:“孩子,你們知道我為什么要給你們取此名字?”我嚇得傻傻的搖頭,而你,正站在一旁,只顧著嚶嚶哭泣而不停得抹眼淚。于是,父親父親告訴我們:“軾與轍本是相輔相成,我為你們取這樣的名字,是希望你們珍惜手足之情,相親相愛啊!你們可否明白?“我重重地點了點頭。此后,我不再與你爭任何東西;而你,也總與我一起分享你的物品。
“子由!”我不禁很出聲來。今夜,我極想將自己灌醉。這樣,便可以什么也不想,不用承受那思念之苦。然而,事與愿違,酒灌得越多,可我卻越清醒。兒時的一幕幕不斷浮現眼前,此時此刻,我倒寧愿回到兒時,寧愿跟你大吵大鬧,抑或被你揍一頓。因為這時的我,連見你都是問題,更別提與你共度佳節了。明月啊,你是否也有什么遺憾呢?不然,你又怎么總是在親人離別時分外圓潤通透呢?
一輪圓月依舊懸掛于天際,丙辰年的中秋,今天又是一個團圓節。可這“團圓”二字,對我分明是個諷刺,諷刺我是個無家可歸的乞丐!或許別人定會罵我,我現在住的是什么,難道不是家嗎?這怎么會是家?沒有你,沒有父親,沒有母親的地方如何能稱之為家!僅僅是一座建筑罷了。
今夜注定是個不眠之夜,那么就讓我借詩來排憂吧!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既已至此,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不停地呢喃。子由,這輩子,你,便是我永生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