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我最無憂無慮,最自由自在,最快樂的時光了。那時,我總是和村里的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幾乎沒有一天是按時回到家的,這一帶全是我們這群“小野人”的“根據地”。
我們在“根據地”干了不少“好事”,比如隨便跑到一戶人家的門外敲門,再逃走;每人拿著槍互相“掃射”結果把別人家的玻璃打壞;冬天打雪仗砸到過路的行人……這些事,總令我哈哈大笑,但最令我難忘的一件事是那次過年進行的“鞭炮大戰”。那年冬天天氣很泠,空中飄飛著雪花,到處白雪皚皚。地上、樹上、屋頂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像這么冷的天氣,一般人一定會呆在家里看看電視、磕磕瓜子、吹吹暖氣……可我們這群孩子卻恰恰相反,天氣越冷,雪下得越大就更能激發我們玩的興致。再說了,現在是寒假,在過年,所以我們整天都在外頭“瘋”。因為俗話說得好:生命在于運動。
我們要想保持溫暖,最好的辦法就是運動。有一次,我們找不到什么好玩的事了,便掃興地走在路邊。這時,不知誰說了一句:“我們還是放鞭炮吧,我看就只有這個沒玩膩了。”“哎,好吧,事到如今只有先玩玩這個看看可不可以玩出什么新花樣來。”我們用自己一小部分的壓歲錢在村里的小店買了一些鞭炮,然后到處點。“看來就只有這么點可玩勁兒了。”我自言自語道。這時,我不小心把一根擦炮甩到了一個伙伴腳下,就在我沒來得及提醒他時,便發出了“啪”的一聲巨響,那個伙伴被嚇了一跳。他意識到是我扔的這根鞭炮,便以牙還牙,向我扔了一根擦炮過來。
我心想:這小子好大的膽子,敢在我頭上動土,肯定是不想混了。所以我又開始還擊。我以我的“高尚人品”折服了各路“英雄豪杰”,他們便來“投奔”于我,幫我抗擊“敵人”。可是幫助對方的人也不少,看來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戰斗”。兩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你扔我,我扔你;你炸我,我炸你;你嚇我,我嚇你……漸漸地,這仿佛成了兩個小國軍隊的戰爭,這鞭炮就是機槍、大炮。后來,由于我們這隊“火力”較猛烈,他們被我們暫時打跑。我們沒有立刻追上去,因為窮“寇”莫追嘛,再說了,我們的“彈藥”也不足,便到“營地”補充了一下“彈藥”,順便商量一下“戰爭策略”。我們又來到小店里,進購了一大批“軍火”,然后坐下商討對策。
我拿起一根樹枝,在雪地上將村內的路線圖畫了出來,然后把容易遭受“伏擊”的地點用“叉”標出來,再把他們有可能去補充“彈藥”的“軍需庫”用石頭標注,這些都是我那時跟著電視里的戰爭片學的。然后我拿起樹枝,一邊在我畫的“戰斗地圖”上指指點點,一邊學著電視里戰斗指揮員的語氣說:“現在敵人很可能早就補充好了彈藥,并在某些地點設下了埋伏。這些地點很可能是建筑物上或大樹后面等等。我們要么早就趁勝追擊一舉擊潰敵方;要么就……”“要么就怎么樣?”“要么就得派一位‘英勇’的‘戰士’先走在前面探路,遇到敵人襲擊后后方大部隊立刻支援。可是這樣做我們的‘先遣隊員’很可能會被炸的很‘慘’;但若是不這樣做,而是全軍一起出動,我們肯定會全軍覆沒的。
現在就要考慮誰來當‘先遣隊員’了。”“我來吧。”“我來吧。”……大家都爭著要替同伴冒這個險。“可這樣做,后果輕則衣服會被燒出一個洞,重則挨一炮。”“沒關系,為了替‘兄弟’報那‘一炮之仇’,即使‘上刀山,下火海’我們也不怕!”“沒錯!”看著斗志昂揚的同伴們,我改變了主意,不決定以‘犧牲’個人的方式取勝,而是大家一起上,畢竟‘團結力量大’嘛。就這樣,我們走一條小路悄悄地前行著,時刻注意著附近的動靜。我們來到了住宅區,這里只有一點點路人經過而已,是非常可能遭到‘襲擊’的,我們便更加強了警惕。這時,空中突然落下一根三響炮,“啪啪啪”發出了三聲巨響,一幢建筑樓上出現了幾個人影,他們將各種各樣的“炮彈”扔了下來,把我們打得“雞飛狗跳”“抱頭鼠竄”。
這時,我聞到了一股刺鼻的火藥味,立刻意識到是一枚“炮彈”進了我的帽子里。我連忙把帽子往后一甩,這枚“炮彈”落了地,接著就是“啪”的一聲。“幸虧我機靈,躲得及時,才沒釀成一場‘慘劇’。”我小聲嘀咕著。我又發現帽子多了一個大洞,肯定是剛才燒的。這下我被激怒了,帶領著“兄弟”們沖向那幢樓房的樓頂。就在我們剛好沖上去,要與“敵人”展開“殊死拼搏”的時候,一個高個子男人從一間屋子里走了出來,說道:“哪里來的野小子,都出去出去,吵死了。”我們見有人來罵我們了,就像老鼠見了貓,個個都像兔子一樣跑了出去。
等我們跑得氣喘吁吁停下來的時候,我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童年的精彩、難忘和樂趣不在于有多少好玩的玩具,也不在于有個電腦整天玩游戲,而在于有這些和你一樣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伙伴們,每日總會有許多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