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是淵遠源長、燦爛輝煌的。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借用詩的形式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或喜或悲、或樂或憂。。。。。。詩中的樂趣是無窮的,它所體現的意境也是無窮無盡的,只要留心品味就會領略它的魅力。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而東西南北風。”是青翠的竹是在向你昭示他自己的意氣,是在向你昭示他的不屈和堅韌;“不愛沙灘擢貝子,揚帆擊楫戲中流。”是浪頂峰尖的弄潮兒在向你昭示著他的意氣,是在向你昭示著他的勇敢和無畏;“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高人。”是驕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他的意氣,是在向你昭示著他的堅強信心。它們都體現了一個共同的哲理---意氣,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在國家淪陷時的愿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范仲淹在政治失意時不以自己或喜或悲的曠達情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和“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是杜甫在身處艱苦處境時的憂國憂民、博大胸襟、舍己利人和為民濟世的偉大品格;“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龔自珍在前途困難重重的一種昂揚向上、不甘隱退、奮斗到底的倔強精神。從這些形形色色的古詩中可以看到一個特點,它們都抒發了作者曠達、崇高的精神。
陶淵明的《飲酒》歌頌了田園生活的恬靜閑適,突出了陶淵明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表現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李白的《行路難》寫出了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內心強烈的苦悶、抑郁與不平,同時又表現了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杜牧的《赤壁》借周瑜與曹操的故事,表現了他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表現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憂國之痛和愿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表現了他憂慮國計民生的感情。。。。。。
這些形形色色的古詩表達了詩人們形形色色的愿情,只要留心品味就可以看出他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