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7日,我們去了位于杭州嚴家弄的夏衍故居。
夏衍故居周圍有很多小商鋪,人來車往,塵土飛揚。平凡的馬路,平凡的街道,木板瓦片的矮小故居就隱沒在人聲鼎沸的小路上,而且顯得毫不起眼。很難讓人聯想到,出生在落魄的地主家庭的夏衍曾經住在這樣的古樸簡單的小屋里。
到了故居門口,仿佛與外界喧囂的環境分離開來:門口很熱鬧,因為是五一,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參觀游覽。一進門就看見夏衍老人的銅像,戴著大眼鏡,打著領帶,穿著西裝,精神矍鑠。我們與他的頭像合影以后,就去參觀了他的物品陳列室。那里有黨旗覆蓋的夏衍的骨灰盒,還有他曾經用過的文房四寶,戴過的大眼鏡,印章、字畫、徽章、個人收藏……無一不體現著他是一個簡單勤儉的人。
陳列室的另一邊是夏衍的生平介紹。
穿過陳列廳,我們來到了房子的后面,那是夏衍日常生活的地方。現在是春季,后院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樹葉有幾分冷清,但還是生機勃勃。那里有夏衍父親為了幫助鄉里所種植的各種草藥,甘草、薄荷、麥冬……一百余種。緊接著我們又去看了蠶房,臥室,書房……通過去圖書館借閱了關于夏衍先生的書,我們對他產生了深深敬佩之情。
出生于杭州已瀕落魄的大地主家庭,夏衍先生自幼勤儉自學,是工業學校第一個畢業的優秀學生,又被學校保送日本學習機電專業。但是艱辛的時世、苦難的祖國、腐敗的政府促使這個年輕的工學士斷然扔掉自己的專業,走上革命道路,以筆為武器,寫政論小說,寫報告文學,寫話劇和電影劇本,卓然成為當代文壇的大家。
雖然身為溫州人,但是我們之前除了知道有夏衍中學,有夏衍這個人,卻具體的對他一無所知。我們第二次走進了夏衍故居,才真正了解到夏衍先生令人敬佩的為人。他身上不僅有文學的魅力,更有人格的魅力。夏衍先生承受了文革,戰勝了殘疾,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走進夏衍故居,文化的氣息我們感受到了,歷史的滄桑我們也感到了。這一次有夏衍故居是我真正的體會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