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喝的水放心嗎?今天我有幸見證了自來水原水的過濾和化學處理的全過程。
早上,王老師說“今天是水廠開放日,我們班將選兩名小記者去參觀。”我心里嘀咕著:我們班有那么多小記者,卻只選兩名,真希望“幸運之神”能夠降臨到我身上。正想著,王老師像猜透我心思一樣,直接把名額給了我,我激動不已,真希望這一刻早點到來。
中午12:15我們準時上車,先來到石頭坪水廠集合。等人到齊了,一位阿姨說“我們這里的源頭位于黃壇口水庫,黃壇口水庫又坐落于我們的‘母親河’——烏溪江下游,那里的水沒有污染,是一級保護區。她有110米深,大約有20層樓那么高,我們的第一站就是去那里。”
剛來到黃壇口,感覺是那么的山清水秀,成片的菜園映入我的眼簾。我們先來到烏溪江下游,那里的水果然非常明澈,能看見水底。你一定會想:這么干凈的水,為什么不能直接喝呢?工作人員介紹說:這里的水每年要通過109個項目的檢測、三次水源水調查、和24小時在線檢測,所有結果均達到國家一類水質標準。水通過人工出水口——地下輸水管流進渠道,然后再進行過濾和處理。可是表面看上去貌似很干凈,但肯定無法避免在原水中存在的有害植物或微生物,喝了這樣的水,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之后,我們又來到另一個監測點,那里養著二十一條檢測魚,聽工作人員說:只要有不干凈的水流入,魚兒就會死亡,這也是一種檢測水的方法。
最后我們來到今天參觀的最后一站——石頭坪水廠,那里的叔叔阿姨帶我們參觀了最后干凈水的處理過程,共有四道工序。別看程序很少,可是里面的科技含量卻很高呢,首先是加化學反應物,然后是沉淀,再是加氯,最后是送水。把我們這些小記者看的目瞪口呆的,因為和我們想象的出入太大了。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今天,我看到了平凡的自來水的過濾和處理的全過程,是那樣復雜和嚴謹,讓我更認識到水資源的珍貴和稀缺。所以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倡議:讓我們節約用水吧!別讓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