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涼如水,月牙靜寐。疲勞的身體將我輕輕地帶入了夢鄉……隱隱約約中我來帶一個庭院,皓月當空,一瀉千里。眼前一士身著素衣,衣袂飄飄。我問:“先生何人?”那人道:“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我知道了,高興地說:“原來是詩仙李白,敬仰已久,今日一見,果真氣質非凡。”我們鋪氈對坐,李白倒酒,仰頸痛飲。我問李白:“太白如何看官場失意?”
李白眼望明月,說:“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行路難。長安城早已一片黑暗,朝廷本是一個不該去的地方。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古往今來,剩多少忠臣得以任用?官場失意近乎是忠臣的必然。”我知道李白飽受排斥,遭人嫉恨,他把這份愁苦與無奈化作對朝廷的失望。但是屈原為我國文化藝術有很大貢獻,龍舟,粽子也是人們深記這一名人的象征,李白怎能如此玷污屈原的形象呢!我憤憤地說:“屈原放逐賦離騷,百世流芳,名垂千古,愛國之情為天地所感動。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太白怎能貶責屈原呢?”李白頓時驚訝,然后語重心長地說:“你的話頗有道理,其實不然。以一己之死明愛國之情,報國之志,終不為美。即便任江水吞噬自己,對國家社稷豈有益乎?
此是空有一腔情懷,卻不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我被李白的這一席話折服,默默地點了點頭。我端起就被,細細地掬一口,酒水清醇可口,那流連在唇口的苦澀格外醉人。李白又說:“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功名利祿無前期。”聽完我想起了秦檜和珅等人,皆在高官厚祿前低下頭顱,惹得一世罵名,成為千古罪人。人就要像李白一樣豁達啊!已是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李白嘆了口氣,說:“時不早矣,今夜有幸一敘,容有緣再見。”李白轉身化作一縷青煙。我慌了手腳,急忙追去。突然空中回蕩“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我停下了腳步想著:是啊,我與李白的情誼又豈在朝朝暮暮。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高興地像遠去的青煙揮手,直到消失在地平線。我睜開睡眼,發現詩意與哲理已在一夜之間浸潤了我的心靈。李白,謝謝你,謝謝你的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