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國演義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開頭奇特,頗吸引人。
我們班的男生和女生,向來是“井水不犯河水”。即便如此,“兩國”之間還是扯出了不少糾葛。不信?我就給說上幾回。懸念設置頗講究的。
第一回選舉盟主
近來,班里的女生日漸“猖狂”,竟然向老師打小報告,說我們男生不把老班放在眼里。于是,老班動用了他的絕招“獅子吼”,把我們這幫男生罵得“狗血噴頭”。什么樣的語言和表情才有這樣的效果啊?我們終于忍不住這幫女生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了。于是召開“反女生聯盟大會”,選舉老班長梅頭做盟主。“哼!女生們算老幾,但使班上梅頭在,不教女生來騷擾。”我們個個情緒激奮。語言頗幽默,富有情趣。
第二回唇舌之戰
選出盟主沒多久,間諜報告傳來:近來女生們在指手畫腳的議論咱們最尊敬的金庸老前輩。我們一聽,這還得了!女生們對金老不恭,這不是挑明了要和我們男生對著干嗎?因為我們“反女生聯盟”之中有20%的人是金老的書迷。梅頭拍案而起,宣布“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一時間大家都淹沒在“唇槍舌戰”之中了。劃線詞語大詞小用,很生動。“金庸所寫之物即純屬虛構,不值得觀看。”“金老先生字字珠璣,一片俠肝義膽,實乃天下第一英豪!”“金庸所寫的全是些無聊的東西,無聊的人才會去觀看。”“這樣說,你們個個都是無聊的。在座的女生,哪個沒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或電視劇的請站出來。”這一招令女生啞口無言,我們“反女生聯盟”的男生笑得合不攏嘴。語言最好分段寫,加進表情會更好。要寫出場面的激烈性。
第三回男女議和
話說女生們在“唇舌之戰”失利后,覺得在改為:再爭下去也有弊無利,就派“外交官”阿魯來議和。男生們原本不想議和,但轉念一想期中考試逼近,這樣爭下去會影響學習,梅頭不得不“簽約議和”。大家都意識到,沒有舌頭不碰牙齒的,小打小鬧很正常,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才是硬道理,從此我們班男生和女生便開始和睦相處了。深化中心水到渠成,太完美了。
上一篇:睜開雙眼,看到了黑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