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里,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原文題記
《藥》,是魯迅先生的一篇著作,喚醒沉睡中的人們;藥,是文中一顆沾滿了烈士鮮血的“紅饅頭”,是治愈當時“癆病”的偏方;藥,是精神食糧,只有“藥”才能夠拯救那時思想受限,精神麻木的黃種人,唯有它,才能“拯救”全民族,“解放”全人類!
香香嫩嫩的饅頭,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美食,而當這原本香噴噴的白饅頭上,沾滿了紅的令人恐懼的人血,難道就成了藥了嗎?不!有些“病”是用藥物無法醫治的!當時,雖然已經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可人民的思想還是沒有全部解放,而且正是混亂時期,中國的科技、醫術、經濟條件都不發達,截然相反的是,竟然在短期內變成了“封建王國”,而小栓的死,就是成千上萬為此殉葬的人們之中一個典型的“代表”。
有人認為華老栓夫婦雖然麻木但是愛子,這使我不敢茍同,大家可以試想一下,華家應該會有很多孩子,而為小栓治病卻掏出積攢多年的洋錢,就只換取了幾個人血饅頭,倘若華家不止這一個兒子,他又為何如此費盡心思呢?這恐怕不是出于對孩子的愛吧!而是“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道德吧!為了延續華家的香火,“竭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把是用他人的生命“換取”來的!這也正從側面反映出了封建迷信如枷鎖一般將每一個脆弱的生命,都牢牢的困在了思想的“障礙賽”上,他們沒有輸給別人,也沒有輸給這場比賽,他們是輸給了自己啊!如此一來,再次強烈的向我們詮釋了當時整個社會腐敗、殘酷、愚昧、無知、封建的社會現實啊!我感受到了!空氣是令人窒息的,就呼吸是痛的!是被封建迷信刺痛的!這一團“黑氣”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從我們的生命中“移除”啊?!我情不自禁的為自己打了一個問號……
小栓吃的血,是夏瑜的啊!而他竟然不知道!“華夏”本是一家人啊!“夏救華,華吃夏”,而彼此卻都毫不知情,誒,真是“流血的不知道為了誰流血,吃血的不知道吃了誰的血”啊!這是多么瘋狂的情節啊!故事中的人物是多么可笑,多么可悲,多么“可憐”啊!
魯迅先生用他那神奇的筆,將文章變成了一面“魔法鏡”,字里行間,無一處不射出當時殘酷的社會現狀,發人深省!
上一篇:初中音樂教學年度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