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段溫馨的童年,我沒有去好好珍惜。直到失去時,才追悔莫及。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
——題記
今年我十二歲了,一個豆蔻年華的好歲數。今年暑假,爸媽不惜花重金將我送上廣西最好的初中——廣西大學附屬中學。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我,走進了這所名義上是最好的學校。可是,事與愿違,我的本性阻擋了我。來到學校的第一個月,想家之心便尤為強烈,不停地,不停地,毫不間斷,無時無刻不阻擋著我上進的心。這一個月,我便領略到了它的威力。
我將去到那里的一篇日記摘抄出來:
2009年8月30日星期天雨
今天,是我來到西大附中的第一天,心中百味雜陳。原因有很多,如對于環境以及同學之間的生疏,還有離開父母的孤獨感,等等,這使我倍感不適,很難受,心中有種莫名的恐懼感,難受之極。
在這短短的三十天,我想了很多,甚至有時會無緣無故的想,我為什么會來到這里?我來這里到底要干什么?我很迷茫,心中有無數種想法在撞擊著,但他們之間又有著一種無法言喻的千絲萬縷的聯系。想來想去我才知道——我是想家了。
在此其中,有兩種想法是最糾結的,一個是我很想離開這里,二個是爸爸媽媽對我有著很高的期望,我不想讓他們失望。兩種想法在我的腦海里翻滾著、撞擊著,讓我憂慮,讓我痛苦。
說起來確實有了點可笑,一個十三歲的少年,青春年少,充滿活力,奮發向上,怎么會陷入這么一個莫須有的“漩渦”?我知道,有些孩子討厭與父母在一起,拒絕拘束,崇尚自由。確實,我不敢否認這是錯的,因為孩子有這種心情這種想法是正常不過的。但是,你們的這個想法未免有些讓父母失望了。這確實是有點“虐待”他們。不過,相比之下,我的罪行反而更嚴重。我一不會自主,二不會獨立,三不會理解父母。這幾點足夠可以讓我背上“不孝”二字了!其實,想想看,說來說去,我們都處在兩個極點上,大家還是想想怎樣往回縮一縮吧!
我該反省一下我自己了,我到底為什么會如此的幼稚?如此的不明事理?
父母確實是溫馨的港灣,但是,過多的依賴他們,毋庸質疑的,只會適得其反。
想家畢竟是暫時的,認真學習、報答父母才是永恒的目標!相信,彩虹之前是風雨,風雨過后是彩虹!
前面的不孝暫且不說,若是我成功了,那么你呢?